2014年10月17日夜,世界第十一座凱旋門在素有“春城”美譽的云南昆明落成并亮燈。這不僅標志著,時隔111年后,中法文化跨世前緣再續(xù),也標志著昆明有了自己的凱旋門,并與世界上的其他十座凱旋門遙相呼應,代言和傳遞昆明的城市性格和精神。
對于這座凱旋門,是由法國設計師按照巴黎凱旋門1:1復刻而來,48米垂直高度與五百里滇池遙相呼應。在法國巴黎的凱旋門,是自由和勝利的象征,昆明的凱旋門彰顯著“春城”包容、開放、平和的特征。在中國古代,詩人于堅就把昆明的金馬碧雞坊稱為“昆明的凱旋門”。同時,當法國人上世紀初來到云南境內修建鐵路,并于1903年簽訂《滇越鐵路修建章程》,這使得中法結緣,也成為公園1903項目名稱來由。
時至今日,漫步其中,看著正在漸漸完工的風情街區(qū)及法式福音大教堂,似乎穿越時空回到了上世紀,追溯那段前緣……
對于昆明而言,這樣一座“水晶”通體的凱旋門,必將承載當今昆明人開放、進取的精神及建設城市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