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楊麗代表說,“小康不小康,關鍵在住房”。昆明市市屬企業(yè)10多萬職工中,屬于住房困難的職工約3萬戶,這些住房困難職工貨幣化購房無望。楊麗建議,為讓困難職工共同享改革成果,構建和諧社會,希望在黨委、政府和企業(yè)、廣大職工的共同努力下,職工的住房困難能在“十一五”期間基本得到解決。
多年來,昆明市傳統(tǒng)的國有、集體企業(yè)歷史遺留的住房問題比較普遍。從調查的情況來看,昆明市市屬企業(yè)10多萬職工中,屬于住房困難的職工不會少于3萬戶,如果把縣區(qū)的企業(yè)職工算在內,人數就更多。這些住房困難職工貨幣化購房無望。如果讓企業(yè)自身來解決這些問題,絕大部分企業(yè)不僅短期內很難解決,甚至較長時間內也解決不了。
楊麗建議,在現有條件下,解決企業(yè)職工住房困難的有效途徑應該通過建蓋職工能夠買得起的經濟實用房來實現。從人數上看,這部分職工較多,不可能依賴政府大包大攬來給予解決。從經濟承受能力看,這部分職工家庭年收入絕大部分不超過2萬元,根本無力承受商品房的價格。政府應采取各種辦法,鼓勵其所在企業(yè)建蓋一批每平方米價格在1000元左右的經濟實用房,從根本上解決職工的住房困難。建議政府有關部門盡快制定更加明確、有力,更加有針對性,更加優(yōu)惠的政策,使這一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讓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
楊麗代表建議,湖南、黑龍江等省都出臺了有關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的具體辦法。昆明市已辦暫住證的農民工約有60萬人,而真正參加工傷保險的僅1.2萬人。省政府盡快出臺貫徹《工傷保險條例》實施細則,讓更多的外來務工人員參加工傷保險。
昆明市外來務工人員參加工傷保險的情況是:由于我省一直未制定出具體的參加工傷保險的辦法,導致大量受雇于個體工商戶的外來務工人員長期未能參加工傷保險。據初步調查,這部分務工人員在昆明市達20多萬。昆明市已辦暫住證的農民工約有60萬人而真正參加工傷保險的僅1.2萬人。
□委員提案
力破非公經濟發(fā)展六大瓶頸
市政協委員、云南省浙江企業(yè)聯合會會長吳建國建議,打破瓶頸,加大對非公經濟的扶持力度。
他分析,目前昆明中小企業(yè)和非公經濟發(fā)展活力增強,已成為推進工業(yè)強市戰(zhàn)略的重要力量。
但目前仍存在六大瓶頸制約非公經濟發(fā)展。吳建國分析,首先是非公經濟市場準入難,主要表現在土地征用、人才引進、信息獲取、戶籍管理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
其他五項瓶頸是,融資渠道窄、貸款困難;資源配置相對困難。
針對上述瓶頸,吳建國提出10項建議:相關部門對各種政策要落到實處,市場準入不能明寬暗緊;著力強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尤其是如何取得銀行信用認可,在非公企業(yè)之間也要建立起相互間的信用度;延續(xù)民營經濟專項扶持資金制度;擴大銀行對非公企業(yè)的信貸支持,大力鼓勵民間和社會資本進入擔保市場;拓寬直接融資渠道,鼓勵非公企業(yè)以股權融資、項目融資等形式籌資,建立健全市場化的風險投資機制。
此外,在政策上給予非公經濟平等國民待遇;充分發(fā)揮行業(yè)協會的自律管理作用;加大對非公企業(yè)“走出去”的扶持和服務力度;政府加強對非公進入第二產業(yè)的引導,涉足第二產業(yè)的領域,哪些能允許進入,哪些受限都應告之,在引導中,只要是符合政策的都應給予支持;第十項建議是,非公企業(yè)自身眼光要放大,用先進理念方法,用資本參與方式需求發(fā)展機遇和空間。記者鐘國華
□委員訪談
“多花小錢辦大事”
市政協委員、昆明童裝商會會長尹元江認為,政府部門除了要關注重點項目外,還應看到在身邊有很多能夠做到“花小錢辦大事”的事情。
他分析說,例如對交通擁堵的整治,除了要關注主干線建設外,其實有很多街巷、支線被疏忽了!拔易约憾加H身經歷這樣的事例,房地產開發(fā)的地塊很好,但就是因為周圍的街巷不通,致使居民意見很大!彼J為,這些街巷就像支細血管,遍布全身,如能疏通其效果不亞于主干道。
尹元江舉例,如環(huán)城巷到吳井路的交通問題,在他與社區(qū)聯合進行深入調查后,發(fā)現其實是不少單位建的圍墻導致了“腸梗阻”。解決了這些問題后,街巷很快就可變得通暢了。
為此,他建議在交通整治方面,要多注意街巷、支線等,只需小投資,加強管理和責任考核,交通狀況就可好轉。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