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 螺螄灣中心:“故人”依在“容顏”改

據現場置業(yè)顧問介紹,項目下一步將推出的是多功能商務樓,該商務樓位于整個項目的核心區(qū)域,是連接一、二、三期的樞紐,高42層,1—6層裙樓為商業(yè),配備有9不電梯單層面積為1500平米,最小面積40平米,最大面積為80平米,這些空間可以根據業(yè)主的需要隨意組合。

一直以來,寫字樓都是打造企業(yè)形象的一張王牌,因此,無論是租賃還是購買寫字樓的企業(yè)都非常注重寫字樓的外立面,畢竟有了“面子”才能撐得起場面不是。螺螄灣中心寫字樓的外立面采用的是鋼化玻璃的玻璃幕墻,使用玻璃作為幕墻有很多好處:一是它是一種較好的節(jié)能采光材料,具有較高的太陽能透射;二是人在窗玻璃附近也不會感到太大的不適;三是這種玻璃在冬季可以保持相對高的室內溫度,而不結霜,這樣在室內的人也會倍感舒適;四是好的玻璃能夠阻擋大量的紫外線透射,防止室內的物品退色。

另外,玻璃幕墻是當代的一種新型墻體,它賦予建筑的最大特點是將建筑美學、建筑功能、建筑節(jié)能和建筑結構等因素有機地統一起來,從外觀上看整片外墻猶如一面鏡子,將天空和周圍環(huán)境的景色映入其中,建筑物從不同角度呈現出不同的色調,并且能隨著光線的變化影響色彩斑斕。不過,玻璃幕墻也有個小缺點,玻璃幕墻反射所產生光污染,會導致人產生眩暈等癥狀,不過比起繁華的都市風貌來說,這一瑕疵似乎盡可忽略不計了。

當然,寫字樓外立面的顏色選擇也是一項重要的“面子”工程。采用玻璃幕墻的寫字樓遠看一般都會呈現淡淡的青灰色,青灰色是中性色,可以說是淡雅到極致,與別的色系中的種種顏色都可形成優(yōu)雅的對比,整個寫字樓樓體用簡約硬朗的線條輕描淡寫地幾筆勾勒,更讓該寫字樓透露出一種低調、睿智的個性,這樣的氣質正符合了眾多企業(yè)的需求。

一座好的寫字樓不光要注重“面子”,更應該追求內外兼修,一個寫字樓的電梯便能夠看出這個寫字樓的“內功修為”。面對著日益挑剔的購房者,螺螄灣中心也能應對自如。原則上電梯數量和速度上,一般每4000平方米一部電梯,平均候梯時間30秒左右為甲級標準。而螺螄灣中心即將推出的多功能商務樓就配備有9部高速電梯,讓業(yè)主們不需要把大把的時間留給電梯。

除了電梯等候時間長,車位不足也成為了多數辦公樓遭白領詬病的地方。而螺螄灣中心則規(guī)劃有主城區(qū)最大地下停車場,項目負二層、負三層均為停車場,約有車位13000個。且不說車位對寫字樓的影響,停車位的配比對于商業(yè)的影響更為直接,因為容量的不足,直接影響客流量,對于商場來說是個敗筆。就目前的昆明市場來看,開發(fā)商自持運營的車庫屈指可數,基本都是迅速套現,如果想保證以后的商場人氣,充足停車位規(guī)劃必不可少。在車位配比方面,13000個車位足以看出螺螄灣中心信心滿滿,而且螺螄灣中心除了地下車位以外,頂上也會規(guī)劃少量的停車位。

另外,停車出入口多少也直接影響人流。而螺螄灣中心為考慮聚人氣,多個方位都規(guī)劃有出入口,最大方便地匯聚人流,節(jié)省顧客出入時間。再加上項目內部本身就規(guī)劃有三橫一縱的交通網絡,還有下穿隧道,便捷的內部交通路網和出入口也能成為螺螄灣中心匯聚人氣的關鍵。

區(qū)位預測

項目區(qū)位圖

螺螄灣中心位于昆明市主城核心商圈內,通過東寺街與順城南屏街連成一線。項目緊臨主城一環(huán)路環(huán)城南路段,東臨南壩路,緊靠盤龍江景觀帶,西臨云紡商業(yè)片區(qū),南接官南立交橋,緊鄰二環(huán)城市快線,也就是原來的老螺螄灣片區(qū)。周邊完善的交通路網構成了便捷的出行體系,必將為企業(yè)、商家以及人群創(chuàng)造先天的地理條件,螺螄灣中心未來的潛力也就不言而喻。

綜合點評

綜合來看,螺螄灣中心項目臨近地鐵2號線,且位于老螺螄灣舊址,周邊配套成熟,項目本身的物業(yè)模式十分豐富,加之項目本身充足的車位和合理的出入口設置應該能較好地匯聚人氣和商氣。

如今,螺螄灣中心在老螺螄灣原址上滿血滿藍復活,復活的不止是簡單的“螺螄灣”這一品牌,更是眾多昆明人、云南人乃至外地的商人們對這個地方的情節(jié)。不過,螺螄灣中心對昆明來說更像是一位“故人”,只是“容顏”已改罷了。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