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鼠似兔,中國目前只有近1000只,瀕危!
地球上最小的偶蹄動物鼷鹿,僅僅只分布在云南勐臘縣!
偶蹄目作為哺乳動物中的一個目,物種可以說是遍布世界各地,目前世界上共有偶蹄目動物171種。
鼷鹿(學名:Tragulus kanchil),別名小鼷鹿、鼠鹿,是偶蹄目反芻亞目鼷鹿科鼷鹿屬小鼷鹿種的一種動物,共有38個亞種。
由于體型迷你,又長有大大的眼睛,所以它們看起來像嚙齒類動物,雄性的主要武器是它的犬齒,犬齒可以長出嘴外行成獠牙,這是它們身上唯一有殺傷力的地方!它主要以無花果、炮仗花、刺桐花、云南石梓等植物的花果及其他落地野果為食,也吃青草、幼苗、大豆葉、紅薯、木薯等的嫩葉和草根。
我國屬于鼷鹿的分布邊緣地帶,僅在西雙版納勐臘縣、勐臘、尚勇、勐遠等少數(shù)幾個地方有見,面積大約只有100平方千米。我國目前野外的數(shù)量已不足1000只。
2018年12月份,我國首次在西雙版納拍攝到它的身影,為了完善對鼷鹿在中國分布的了解,2016年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啟動了鼷鹿全境調(diào)查項目。
鼷鹿是現(xiàn)有的反芻有蹄類動物中最古老、最原始的種類之一,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目前已知共38亞種,主要分布在東南亞雨林中。201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中國瀕危物種紅皮書。
像鼷鹿這么小的林棲動物,如遇貓科等天敵,幾乎沒有任何防范能力,只有時刻保持機警才能在茫茫林海中存活。所以,要想直接觀測鼷鹿并非易事。
隨著鼷鹿真身的出現(xiàn),西雙版納不僅建立國內(nèi)首個“鼷鹿村級保護宣傳小組”,開始嘗試以村民自己的方式開展鼷鹿保護行動。還完成國內(nèi)首份《鼷鹿保護宣傳冊》和《中國西雙版納鼷鹿保護行動計劃》而《中國鼷鹿保護行動計劃》的制定,是一個對鼷鹿開展長遠系統(tǒng)保護的指導性文件。
本站轉(zhuǎn)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quán)異議,請在3個月內(nèi)與本站聯(lián)系刪除或協(xié)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wǎng)"的文章未經(jīng)本站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爆料、授權(quán):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