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3萬余冊,老物件2000余件!老昆明雜書館月底重開

老昆明雜書館將于10月下旬在昆明龍泉古鎮(zhèn)文化研究所重新開放。經(jīng)過5年的時間,雜書館收集了3萬多冊書籍和生活類老物件2000余件。在這里,你可以坐在布置得像幾十年前的客廳或書房,讀著那個年代的書報,感受老昆明人的生活。一杯清茶,一本老書,一場讀書會,在雜書館里尋找一些老昆明的記憶。

老昆明雜書館的藏品,引來市民懷舊

收集藏書3萬余冊

老昆明雜書館副館長戈捍介紹,老昆明雜書館于2020年11月在大觀文創(chuàng)基地正式成立,今年7月遷至昆明龍泉古鎮(zhèn)文化研究院!耙驗榈胤绞芟,搬過來的書籍擺放得很擁擠。之后會增加一部分雜書,還會對這些書籍進行整理,等10月下旬舉行開館儀式后,老昆明雜書館將正式對市民開放!备旰唇榻B。

老昆明雜書館的藏品,引來市民懷舊

老昆明雜書館的藏品,引來市民懷舊

雖然成立時間不到1年,但雜書館的書籍從2016年已開始陸續(xù)收集!拔覀兓撕荛L的時間來籌備。2015年,昆明龍泉古鎮(zhèn)文化研究院成立后,我們就開始收集老書,轉(zhuǎn)眼5年過去了。收集雜書這件事,我們還會一直堅持下去。”龍泉古鎮(zhèn)文化研究院院長洪海波說。

據(jù)稱,老昆明雜書館是昆明乃至西南地區(qū)的第一家也是唯一的雜書館。而中國第一家雜書館誕生在北京,于2015年11月正式開館,雜書館里有各類藏書100萬冊,以及許多珍貴的檔案文獻、名人信札,有近14000種期刊,還有10余萬冊彈詞、鼓曲、唱本等等。

老昆明雜書館現(xiàn)有藏書3萬多冊,規(guī)模雖不如北京雜書館那么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雜書館內(nèi)收藏的書籍涵蓋范圍很廣,從20世紀初至20世紀90年代的圖書、民間雜談、檔案文獻、報紙雜志等皆有收藏。其中還包括一批與西南聯(lián)大有關的書籍、書信、公函、手札、手稿、徽章!斑@排是一些報紙,是市民捐贈的。這排是文學作品、民間文化研究類書籍。這個柜子擺放的是黨史資料……”洪海波介紹館內(nèi)藏書時如數(shù)家珍。無論是感受老昆明的歷史,還是閱讀感悟文字,甚至是查閱資料,來這里都能有所收獲。

這里不僅是人們閱讀書籍、感受老昆明的好地方,也像老書的一個家,書架上不同的老書,有自己不同的來歷,在這個雜書館,它們被分門別類地整理好,等待著人們來翻閱它們的故事。

老昆明雜書館的藏品,引來市民懷舊

藏書里藏著許多故事

戈捍介紹,老昆明雜書館的書籍和物件,一部分是雜書館工作人員“走南闖北”收購回來的,一部分來源于社會各界和熱心市民的捐贈。而在這些捐贈而來的書籍里,藏著許多動人的故事。

在陳列室的雜書中,有許多裝訂成冊的舊報紙,《人民日報》《中國電視報》《春城晚報》《都市時報》……每冊裝訂的報紙上都清晰地標注了報紙名稱和時間。“這些報紙是原來云南鐵路研究院的一位工程師陳老先生收集裝訂的,每一份報紙都被精心剪裁、打磨、手工裝訂。收集的報紙時間跨度近20年,從上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洪海波介紹,陳老先生生前是一位報紙收藏愛好者,后來他的家人把這些報紙捐到了老昆明雜書館。

目前,館中最老的報紙保存了近30年,翻看這些報紙,幾十年前的昆明躍然紙上,是對老昆明最直觀的記錄。

“三轉(zhuǎn)一響”里的老昆明

除了書籍報刊,雜書館還有許多有關昆明的老物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購物券,昆明搪瓷廠生產(chǎn)的日月牌、滇池牌搪瓷盆,30年前的學生證和一些珍貴的老照片……這里還有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頗負盛名的“三轉(zhuǎn)一響”,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四大件”,手表、自行車、縫紉機被稱為“三轉(zhuǎn)”,而“一響”就是收音機,在那個時代,“三轉(zhuǎn)一響”是財富的象征。而這些老物件,在老昆明雜書館得到了妥善保存。

老昆明雜書館的藏品,引來市民懷舊

這些珍貴的老物件,單是生活類的就有2000多件!梆^里的老物件布置起來,可以變成幾十年前的客廳,也可以變成那時的書房,以前我們會在這些場景里舉辦讀書會。搬過來后地方有點小,所以那些老家具、老物件很多都放在倉庫,沒有地方來布置了!焙楹2ń榻B,這些老物件來自不同的地方,在過去都各有用途,現(xiàn)在,它們在雜書館里為人們講述老昆明的歷史與故事。

本站轉(zhuǎn)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nèi)與本站聯(lián)系刪除或協(xié)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wǎng)"的文章未經(jīng)本站授權,不得轉(zhuǎn)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