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已有8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從1982年昆明和大理被列為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以來,云南省“歷史文化名城”打造歷經(jīng)了40年的保護與發(fā)展。截至目前,云南省擁有8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分別為昆明市、大理市、麗江市、建水縣、巍山縣、會澤縣、通?h、劍川縣。

昆明市

昆明總面積21012.54平方公里,為云南省省會,西南地區(qū)的中心城市之一。地處中國—東盟自由貿(mào)易區(qū)、瀾湄合作區(qū)域、泛珠三角經(jīng)濟圈交會點,是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乃至中東、南歐、非洲的前沿和重要門戶,具有“東連黔桂通沿海,北經(jīng)川渝進中原,南下越老達泰柬,西接緬甸連印巴”的獨特區(qū)位優(yōu)勢。城區(qū)坐落在滇池壩子,平均海拔1891米,三面環(huán)山,南瀕滇池,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昆明屬低緯度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年平均氣溫15℃左右,年均日照2200小時左右,無霜期240天以上,年均降水量約1000毫米,鮮花常年開放,草木四季常青,是著名的“春城”“花城”,是休閑、旅游、度假、居住的理想之地。

昆明老街 五華融媒體中心 圖

昆明老街 五華融媒體中心 圖

昆明以其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物和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成為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昆明的歷史文化具有中原文化與邊疆區(qū)域文化、漢文化與少數(shù)民族文化、中西文化交融的鮮明特征。

建水縣建水古城

建水縣國土面積3782平方公里,總人口55.48萬人,有多個世居少數(shù)民族,少數(shù)民族人口23.02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41.5%,是云南邊陲一座色彩斑斕、鐘靈毓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云南已有8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自唐朝以來,建水有1200余年的建城歷史,素有“滇南鄒魯、文獻名邦”之美譽,擁有“千年臨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兩張亮麗名片,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云南多元文化融合最具代表性的地區(qū)之一。建水被列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qū)創(chuàng)建名單,建水文廟、朝陽樓、朱家花園、團山古村蜚聲中外。古橋、古塔、古井、古街等文物古跡星羅棋布,堪稱歷史博物館,擁有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中國最令人向往的50大旅游勝地、中國最美風景縣等桂冠。

建水現(xiàn)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眾多的文物古跡至今保存完好。其中,建水文廟始建于元朝,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占地面積達114畝,是全國最大的地方性文廟。

巍山縣巍山古城

巍山縣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州南部,總面積2200平方公里。巍山縣城在南詔鎮(zhèn)轄區(qū)內,常住人口2萬多人,是全縣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也是大理州乃至云南省重要的旅游景點之一。

云南已有8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巍山縣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文獻名邦、南詔發(fā)祥地、彝族打歌之鄉(xiāng)、中國民間扎染之鄉(xiāng)、茶馬古道重鎮(zhèn)和國際性河流紅河的發(fā)源地等多頂桂冠。縣境內有巍山古城、巍寶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鳥道雄關”自然保護區(qū)、綠孔雀自然保護區(qū)等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其中,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的巍山古城,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古城城方如印,面積約2.7平方公里。街道南北長2公里,東西長1公里,城內有24條街、16條巷、2條路。南街、北街、日升街和月華街為南北向主干道,街寬6米,街巷縱橫交錯,街道和沿街建筑保留了明清時期的棋盤式格局和風貌。城內現(xiàn)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5處、掛牌保護的古民居158院。

大理市大理古城

大理市是大理州府所在地,是集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風景名勝區(qū)、自然保護區(qū)于一身的城市,市內設有國家級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素有“高原明珠”“東方瑞士”之美譽。自1983年縣市合并以來,大理市先后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文化先進市”“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國魅力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多項榮譽稱號。

云南已有8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境內蒼山、洱海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和自然保護區(qū),蒼山同時是國家地質公園,有著名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大理市有旅游景點138處,境內還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處、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87處。

會澤縣會澤古城

會澤縣隸屬于曲靖市,位于云南省東北部。會澤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文化厚重,于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設堂瑯縣,唐置唐興縣,明設東川府,1727年雍正皇帝賜名“會澤”,至今有2000多年歷史,是云南最早設置郡縣的4個地區(qū)之一。

云南已有8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會澤古城清代曾是全國鑄幣所需銅原料的主產(chǎn)地,有“錢王之鄉(xiāng)”“滇銅名都”“萬里京運第一城”“明清古建筑博物館”等美譽,以八大會館為代表的建筑群是古城的一大亮點。城區(qū)范圍北到義通河、南至鐘屏街、東到翠屏街、西至京運大街,面積約0.95平方公里。老城十字街是古城的中心,一橫一縱兩條街道交會構成十字,加上方形的城墻,整個古城是田字形。古城明清時期曾建有會館、寺廟108座,特色民居65處,尤以八大會館最為突出。會澤的大海草山在 2009年被《國家人文地理》推薦為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主要景點還有大地縫、以禮河景區(qū)、毛家土壩、水城擴紅生態(tài)園等。

麗江市麗江古城

麗江市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滇西北高原,金沙江中游。全市總面積20600平方公里,轄古城區(qū)、玉龍縣、永勝縣、華坪縣、寧蒗縣。

麗江擁有世界文化遺產(chǎn)麗江古城、世界自然遺產(chǎn)三江并流、世界記憶遺產(chǎn)納西東巴古籍文獻三大世界遺產(chǎn),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三項世界遺產(chǎn)的地級市。

云南已有8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目前,全市共有旅游風景點104處,其中國家A級景區(qū)19家。最具代表性的有玉龍雪山、麗江古城、瀘沽湖。其中,玉龍雪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5A級景區(qū)、省級自然保護區(qū)和旅游開發(fā)區(qū),景區(qū)面積約2.63萬公頃。麗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總面積約5.39平方公里,是我國保存最為完整,最具納西族風格的古代城鎮(zhèn)。瀘沽湖位于麗江市寧蒗縣與四川省鹽源縣交界處,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目前還保持著國家Ⅰ類水質標準,被譽為“高原明珠”。

通海縣通海古城

通?h地處云南省中南部,距昆明137公里、玉溪49公里,總面積721平方公里,轄4鎮(zhèn)3鄉(xiāng)和2個街道,居住著漢、彝、蒙古、哈尼等多個民族,先后榮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物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楹聯(lián)文化縣”“中華詩詞之鄉(xiāng)”等榮譽稱號。

云南已有8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玉溪發(fā)布 圖

2021年,通海成為云南省第7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通海古城具有典型的云南湖壩城市特征,各時期、多民族的文化交融,成就了通!岸Y樂名邦”“秀甲南滇”“冠冕南州”的深厚文化積淀。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lián)系刪除或協(xié)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wǎng)"的文章未經(jīng)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