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即將迎來藍花楹盛花期(資料圖片)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 “云南漫游”公眾號 圖
教場中路藍花楹打卡裝置 五華區(qū)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登華街隨手一拍都是美景
藍花楹沉浸式賞花巴士 五華區(qū)融媒體中心供圖
■ 都市時報全媒體記者 佟薇 通訊員 楊武 楊爽 崔志超 楊淼茹
治愈一座城,只需一種花。
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上旬,昆明將迎來藍花楹盛花期。在教場中路,數(shù)百棵藍得沉醉、紫得夢幻的藍花楹將這里裝點成一條“浪漫花街”,吸引大量市民和全國各地游客賞花觀景、打卡拍照!百p楹季”怎樣才能玩得又好又開心?4月10日,五華區(qū)召開新聞發(fā)布會通報,隨著藍花楹開放,第六屆中國·昆明藍花楹文化藝術節(jié)將于4月中旬啟幕。會上還向市民游客奉上了賞花、游玩、打卡、停車攻略。
文化節(jié)設置四大主線活動
從2019年至2023年,昆明藍花楹文化藝術節(jié)已走過5年。作為全國知名的藍花楹大道,教場路片區(qū)也成了昆明的一張亮麗名片。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結果顯示,2023年,到教場中路賞花打卡的市民和游客達60萬人次,不僅帶出了五一期間昆明最火的賞花旅游經濟,而且通過“線上傳播+線下體驗”多維度呈現(xiàn),帶動全民參與,全網(wǎng)藍花楹相關話題曝光量累計10億次以上,讓海內外賓客切身體驗了“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
據(jù)介紹,今年的第六屆藍花楹文化藝術節(jié),以“花漾生活 四季五華”為主題,將通過品牌聯(lián)動,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持續(xù)擴大藍花楹文旅品牌IP,展現(xiàn)昆明獨有文化生活。
本屆文化藝術節(jié)設置時尚、音樂、健康、藝術四大主線,包括華為產品品鑒會、云南映象孔雀舞、民族舞、時尚婚紗秀、花下瑜伽、音樂會等20余場主題活動,市民游客現(xiàn)場可打卡藍花楹美陳裝置、逛本地生活美學市集、乘坐藍花楹沉浸式賞花巴士等,體驗何為“花漾生活”。
部分路段將進行交通管制
為全力做好“賞楹季”交通疏導工作,保障第六屆藍花楹文化藝術節(jié)順利舉辦及教場路片區(qū)居民正常出行,昆明公安交警按照“核心控流、外圍引流、區(qū)域分流”的整體保通思路,將適時采取措施,積極營造片區(qū)安全、暢通、有序的交通環(huán)境,提升市民和游客的賞楹體驗。
第六屆藍花楹文化藝術節(jié)期間,將根據(jù)人、車流量適時采取以下交通管制措施:
周末每天10時至18時之間,教場中路南向北方向(北蓮華庭至國際關系學院昆明分院)實施單向通行,政教路北向南方向(國際關系學院昆明分院至北蓮華庭)實施單向通行;
五一假期,每天10時至18時之間,對教場中路(學府路—教場北路)、政教路機動車進行交通管制,僅允許公交車、應急處突車輛及片區(qū)內住戶車輛通行,其他車輛從片區(qū)周邊道路繞行;
工作日車輛正常雙向通行。
交警提醒市民游客:“賞楹季”,人車流量大,請?zhí)崆耙?guī)劃出行路線,盡量選擇公交、地鐵、非機動車等綠色出行方式前往賞花。
公交:可乘65路、104路、115路、175路、187路等到達。
地鐵:可乘地鐵4號線,在蘇家塘、小菜園站下車即可。
行經該片區(qū)的車輛,請服從現(xiàn)場交管人員的指揮,注意觀察、減速慢行。無論是機動車還是非機動車,請將車輛停放于停車場或停車區(qū)域,切勿隨意停放影響路面通行。
※賞花攻略
除了教場中路 昆明這些地方也有藍花楹
春城路
春城路的藍花楹,是前兩年才被開發(fā)出來的網(wǎng)紅打卡地。最妙的是,路邊有一道數(shù)米高的河堤,拉近了游客與高大的藍花楹的距離,行走在上面,視線幾乎可以和藍花楹平行,能夠更好地欣賞美麗的花朵。
登華街
登華街不僅有一條超長的藍花楹大道,而且人少、車少、環(huán)境安靜,非常適合邊走邊拍。走到道路盡頭,右轉直接下黃公東街,黃色的墻和紫色藍花楹相映襯,隨手一拍都是美景。
盤龍江
“母親河”盤龍江貫穿昆明,千百年來流淌不息,孕育了異彩紛呈的文化,種植在江畔的藍楹花也成為了初夏盤龍江的“限定式浪漫”。
紅錦路
紅錦路是昆明藍花楹種植最多的地方,數(shù)量達上千株。花隨風舞,熱烈絢爛,紅錦路連綿的藍花楹肆意綻放。相較于清晨,萬里無云的正午,蔚藍的天空會將紅錦路花開如錦的景象映襯得更加熱鬧。
北京路
北京路的藍花楹主要種植在道路中央綠化帶上,其中龍泉路和北京路之間有一段極為茂盛。不過,北京路車流量較大,市民游客前來游玩觀賞時,要注意交通安全。
寶海公園
相比其他地方,寶海公園盛開的藍花楹給人不一樣的感覺,成片的藍花楹將公園渲染出一派夢幻別致的景致。
據(jù)“昆明交警”微信公眾號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lián)系刪除或協(xié)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wǎng)"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