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范兒”等名詞被國人廣泛關注,廣東設計師馬可與她的“無用”工作室成為網絡搜索熱詞。早在2007年6月,馬可工作室成立之初,廣州日報《時尚薈》就曾報道介紹過這位國內首次應邀參加巴黎高級時裝發(fā)布會的廣東本土設計師。近日,馬可及其工作室通過該報首次進行回應并接受書面專訪,表達“一夜成名”后的感受及對服裝設計師的責任的理解。
談定制:最欣賞的設計師是大自然
記者:此前“無用”工作室有承接高級定制嗎?您為彭麗媛女士定制服裝的過程是怎樣的?
馬可:這次為彭麗媛女士提供的部分服裝是我首次嘗試為專人設計,我對專人設計的理解是——符合設計師個人審美、價值觀的前提下為特定對象所提供的適合其需求的服裝服飾。我負責這次整體設計,制作由團隊成員共同來完成。
記者:有人說您是中國版的“JASONWU”,您怎樣看待這次“一夜成名”?
馬可:我會一如既往地生活。所有聲名財富都是鏡花水月。
記者:有好友祝賀嗎?您最欣賞的設計師是誰?
馬可:有一些(祝賀)。我最欣賞的設計師是大自然,它設計的70億人中沒有兩個完全相同。
記者:您怎樣理解“世界的,中國的”?
馬可:世界就像一個人的身體,不同的國家就像身體的各個部分。關鍵的不是哪個國家是心臟、哪個國家是大腦或是皮毛,而是每個國家對世界都有不同的價值。包容差異才能產生和諧,而包容的前提就是不以自我為中心。從這個角度看,一滴海水就是海洋,海洋也就是一滴海水,沒有分別。
談“中國范兒”:穿起來像中國人的服裝
記者:有人說,這次彭麗媛女士著裝為本土高端品牌帶來了難得的發(fā)展良機,也可能使中國消費者盲目追求國外奢侈品牌成為過去式。您怎樣看待這次引發(fā)的中國本土設計的發(fā)展機會?
馬可:好事!中國人可以正視鏡子里的自己了。不久前有一個人問我:什么是“中國”時裝?回答:穿起來像個中國人的服裝。
記者:在當下中國,一面是價廉低質的成衣到處飛,一面是富人對國外奢侈時裝的狂熱。作為設計師,您覺得有什么責任?
馬可:今天的時代中真正的時尚不再是潮流推動的空洞漂亮的包裝,而應該是回歸平凡中再見到的非凡,我相信真正的奢華不在價格,而應在其代表的精神。
我理解的設計師的責任包括三類,對于過去文化的傳承責任,對于當下的道德責任以及對于未來的生態(tài)責任。
道德責任是指設計師有責任不做過度的設計,僅恰如其分地表達,不過分地刺激人們的感官欲望而企圖引發(fā)更多的盲目消費,以期更大的商業(yè)利益。設計師在社會上承擔社會良知的角色,首要必備的素質是:誠實正直,不為利益名譽出賣靈魂。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lián)系刪除或協(xié)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