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吃橙子的季節(jié)早已過去,網絡上有關褚時健和褚橙的議論終于漸漸散去,但如果沒有意外,再過幾個月,等到新橙上市的時候,褚橙和褚時健又會成為熱門話題。
借力于網絡和電子商務,最近幾年,褚橙和褚時健的名氣越來越大,特別是褚時健,75歲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不僅傳為商界美談,而且在網絡的傳播中,褚時健儼然成了這樣一番形象:一代成功企業(yè)家遭遇“不公”待遇,獲得自由后不屈不撓,在75歲高齡再次創(chuàng)業(yè),終于大獲成功,完美證明自己。在當今的網絡語境里,褚時健已不是一個普通企業(yè)家,褚橙也不再是一種普通水果,許多人在吃褚橙時吃出了勵志味道,咂摸出了“傳奇‘煙王’不幸蒙冤,但憑借過人膽識最終‘王者歸來’”的快意。
這樣的褚時健形象,雖然不能說完全失真,但至少也是夸張的。褚時健當年的悲劇固然可以說是體制的產物,但其貪污受賄的事實卻確鑿無疑,并無任何冤屈之處,只不過當年國企激勵機制不完善,導致褚時健以非法行為來人為矯正這種不完善,因而就像類似的59歲現象一樣,確有令人扼腕同情的地方,但這并不意味著,褚時健被判入獄是遭受了不公,是蒙受了冤屈。否則,大量政府機構和國企中出現的59歲貪污現象就都有了原宥的理由。
至于流傳甚廣的褚時健“煙王”傳奇,也不乏過度渲染。的確,褚時健時代的紅塔企業(yè),堪稱煙草市場上的王者,但如果就此認為他就是那個時代最成功的中國企業(yè)家,卻也不太盡然。褚時健的成功,離不開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優(yōu)質煙草產品短缺的大背景,但煙草行業(yè)的國有壟斷性質和計劃經濟體制,阻止了民資和外資進入這個行業(yè),也阻止了當時更有實力的卷煙企業(yè)迅速擴大產量占領市場,褚時健只不過成功利用了這個市場空擋,利用了云南的優(yōu)質煙草原料優(yōu)勢?陀^而言,即便如此,褚時健也還是比當時絕大多數國內煙草企業(yè)的負責人要優(yōu)秀,但也僅此而已,正如經濟學家馬光遠所說,一個壟斷行業(yè)的成功者,意義終究有限。
因此,褚時健高齡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和勇氣固然令人欽佩,但如果將他塑造為蒙冤奮爭的“悲情英雄”卻大錯特錯了。那么,是什么力量將原本低調創(chuàng)業(yè)的褚時健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這或許與王石和柳傳志的大力推崇不無關系。
王石和柳傳志是當今國內商界領袖,原本與褚時健素昧平生,但他二人卻先后在多個場合給褚時健以非常高的評價。以王、柳二人在當今中國商業(yè)社會的影響力,予褒予貶自是分量非凡。我相信,王石和柳傳志之所以推崇褚時健,首先當然是褚時健在大開大合的人生經歷中體現出的的精神力量,這讓同樣是經歷商海風浪的王、柳二人深受感觸,但另一方面,王石和柳傳志對褚時健的肯定,或許也有其他不足為外人道的原因。
15年前,褚時健是以國企職業(yè)經理人的身份鋃鐺入獄的,背后的原因是國企激勵機制的缺失,試想,同樣是執(zhí)掌有國資背景的公司,如果褚時健當初能夠像現在的王石一樣,不但可以擁有股份,而且能夠獲得千萬元年薪,褚時健又何必鋌而走險,落得個身敗名裂、家破人亡的境地?或者再如柳傳志,當年的聯想公司也是國有控股,如果褚時健能夠有柳傳志后來的機會和運氣,通過MBO實現對紅塔的真正掌控,他又哪里用得著私分百萬美元?
所以,王石和柳傳志對褚時健的推崇與贊揚,或許是想用另一種隱諱的方式表明:作為央企華潤旗下的萬科,給予董事長王石國內A股市場最高的年薪是正確的;當年中科院計算所放棄對聯想集團的控制,同意以柳傳志為首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對聯想實行管理層MBO,也是順應潮流之舉。(方平)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xié)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
房網用戶
房網用戶
房網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