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天際線

曾經引起不少討論的紀錄片《誰建造了美國》,詳細記錄了幾位在美國內戰(zhàn)之后對美國的快速崛起做出重大貢獻的人。而安德魯·卡耐基就是其中之一。紀錄片在對這位“鋼鐵大王”做出評價之時,對他的贊譽是,“他讓美國得以垂直生長”。依賴于“鋼鐵大王”所生產的鋼材和當時日漸成熟的混凝土、安全電梯、電話技術,建筑得以客服一系列難題,以自由之姿態(tài),不斷長高。

1884年,世界上第一幢采用全新鋼架結構的摩天大樓——房屋保險大樓——在美國芝加哥開始興建。一年以后,這幢42米高,10層樓的建筑竣工,成為了“摩天大樓之父”。如果以美國今天的500英尺(152m)才算得上是摩天大樓的標準來看,房屋保險大樓難以稱得上是“摩天大樓”。但是,這種鋼架結構的建筑在當時開風氣之先,并在隨后為很多建筑所效仿。之后,紐約也加入了高樓大廈建設的行列。并在隨后引發(fā)了到底世界上第一幢高樓是在芝加哥還是紐約的爭論。之后100年的時間,美國掀起了高樓建設的浪潮,而越來越多的發(fā)展中國家,也加入到了高樓建設的行列。

為什么熱衷于建設高樓大廈?從某種角度來說,高樓的崛起,是一個國家經濟快速發(fā)展的象征。正是城市的快速發(fā)展,才使高樓的崛起有了“根基”。以香港為例,香港152米以上的建筑據不完全統(tǒng)計有200余幢,這和香港的經濟活力是密不可分的。國內在改革開放之后,超高層建筑的建設也迎來了快速發(fā)展時期。昆明雖起步較晚,但現在,昆明市超高層建筑的建設,毫無疑問到了爆發(fā)階段。昆明,正在不斷刷新著垂直高度。

“昆明第一高度”的更迭

中國超高層建筑的高度要求比美國低得多。在中國大陸,100米以上的建筑就可稱之為超高層建筑。即便如此,以100米為界,在昆明舉辦園博會之前,昆明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超高層建筑。當時,昆明最高的建筑為1985年建成開放的“工人文化宮”。這座70米高的建筑是昆明的“第一高樓”,同時也是昆明第一棟有電梯的建筑。當時的文化宮是拍照圣地,同時也是地州人到昆明游玩的必到之處。乘坐電梯登高望遠,是當時很多人的一大樂趣。而頂樓餐廳,也成了當時年輕人們約會的最佳場所……建筑風格獨特的“工人文化宮”在云南還是中國當時的建筑中頗有特色,因此也奪得了“全國大中城市中最高、最宏偉的工人文化宮”的桂冠。

1999年5月1日,位于北京路上的佳華廣場酒店正式開業(yè)。佳華廣場酒店地面建筑高度為147米,地面以上營業(yè)樓層共有38層,同時,地面以下還有3層輔助樓層,一共41層,一躍而成為了當時昆明最高的地標性建筑。當時,整個酒店的投資達到了8億余元,美國的BLD室內設計公司,香港香灼基建筑師事務所等建筑設計公司參與其中。酒店中庭的棕櫚樹從馬來西亞引進,而整個建筑的外立面全部采用比利時進口鍍膜玻璃。佳華廣場酒店是昆明的第一家五星級酒店,在開業(yè)之后先后完成了昆明園博會、首屆中國昆明旅游節(jié)、GMS會議等各種大型會議、活動的接待任務,同時還接待了法國、印度、新加坡、泰國、越南以及老撾等國的重要國賓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據公開資料顯示,2004年,佳華廣場酒店被評為最優(yōu)秀外商投資酒店;200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最受歡迎度假酒店”;2008年12月,在“改革開放中國酒店30年”慶典活動中,又獲得了“最佳商務酒店”和“最具特色酒店建筑”兩項大獎。2012年,佳華廣場酒店部分樓層進行了翻新,以一種全新的姿態(tài),迎接四方游客。

同年,位于青年路與金碧路交叉口的邦克酒店也正式開業(yè)。和邦克酒店毗鄰而居的,就是當時昆明第二高的“邦克大廈”,建筑高度為140米。和邦克酒店相比,邦克大廈比較“默默無聞”,甚至很多人會將兩者混為一談。邦克大廈地下三層為停車場,而地上部分主要用于中國工商銀行云南省分行的日常辦公。邦克酒店當時是作為工商銀行的附屬產業(yè)而存在,是昆明市早期較為知名的五星級酒店。2013年年末,邦克酒店正式“變臉”,成為了昆明中心皇冠假日酒店。

邦克大廈(140m)和嘉華廣場酒店(147m)、華域大廈(128m)以及建設大廈(107m)等一道,構成了當時昆明主要的高樓風景。

變更中的天際線

從1995到2014,不足20年的時間,昆明的超高層建筑高度早已經突破了三字頭,最新規(guī)劃的位于呈貢的華成國際大廈主樓高度甚至達到了558米,地下5層,地上108層。而曾經的昆明“第一高樓”,在屹立近30年后,已經被爆破拆除。昆明的天際線,正發(fā)生著變化。

19世紀末期,英國建造了早期的摩天大樓,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旅館——米德蘭大旅館,即如今位于倫敦的圣潘克拉斯錢伯斯旅館。這幢建筑“高達”269英尺(82米)。不過,就在倫敦的超高層建筑如同雨后春筍之時,維多利亞女王卻嫌建筑越來越高而下令限制建筑物的高度。就這樣,倫敦的摩天建筑夢逐漸熄滅。直到21世紀,倫敦建造了其享譽世界的瑞士再保險公司大樓。

“矯情”的英國人總是抱怨,高樓大廈的林立,使人們站在城中再也難以看到天際線,只能看到環(huán)圍在四周的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層建筑。為此,部分英國人還發(fā)明了一個詞語“天際線污染”。在昆明本土,也曾有人感嘆,“站在小西門再也不能看見落日了!钡牵案邩恰眳s是根植于人類靈魂深處的夢想。圣經《舊約》里就曾經記載了人類修建“通天塔”的故事,人類相信,修建通天巨塔,可以讓人類進入天堂。這讓上帝耶和華感到震顫,他甚至認為,如果人類能修成通天塔,那么“以后他們所要做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弊罱K,上帝通過將人們的語言變得多種多樣,使他們再難以溝通,并且還把他們分散至世界各地,他們就再也難以集中起來建通天塔了。

科技的高速發(fā)展使來自全球的建筑師們能夠輕松自如溝通,他們可以精誠合作,最終建造出一幢幢高樓大廈。而關于“天際線污染”,一個不可辯駁的事實是,雖然我們置于城中難以看到天際線,但是,站立于高樓之上,我們能夠看得更高,更遠。高樓的漸次崛起,使得昆明的天際線從我們的視野中慢慢“消失”。但是,登高望遠,全新的風景,也正向我們慢慢展現——一并展現的,還有那些狂歡中的人們所未曾察覺到的隱憂。(文/YJ)

(云南房網為《云觀察》唯一授權發(fā)布網站,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轉帖,否則后果自負。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