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有媒體報道了民大科技樓投資人的投資收益無法兌現(xiàn),引發(fā)投資人集體維權的事件。云南房網實地探訪發(fā)現(xiàn),該項目已停工多時,操盤方的華敏地產資金鏈已經斷裂,400多名投資者不僅投資回報無望,還面臨本金不能收回的危險。據了解,華敏地產這幾年來通過委托租賃、投資養(yǎng)老等多種形式,運作其擁有30年經營權的民大科技樓項目,違約現(xiàn)象已集中爆發(fā),當初承諾的高回報投資如今演變成了一場鬧劇。
民大科技樓地下商場實景
民大科技樓停工一年
民大科技樓位于一二一大街與民院路交匯處,地處一環(huán)邊,主樓位于云南民族大學本部校區(qū)內,早在2012年,云南民族大學通過招標的形式確定了云南華敏地產為民大科技樓的合作方,協(xié)議規(guī)定云南民族大學供地,最終擁有項目的產權,華敏地產負責承建該項目,竣工驗收后擁有30年經營權。民大科技樓在2013年正式投入施工,但建設過程中工程曾數次中斷,整體進程緩慢,到2016年6月便陷入全面停工狀態(tài)。
根據2011年3月昆明市規(guī)劃局發(fā)布的《民大科技樓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公示》,該項目的用地性質為“屬于政府劃撥的教育用地”。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為靠近一二一大街約5000平米的地下負一層商鋪,在2014年建成后便以地下淘寶街面世。項目二期由一棟14層高的綜合樓組成,目前已停工,主體工程完成80%,外立面施工接近尾聲。該項目一期曾在2015年3月進行過業(yè)態(tài)調整,后續(xù)重新招商,還摒棄了原項目推廣名“121樂淘淘”,直接引用項目的案名“民大科技樓”對外推廣。
民大科技樓投資合同、協(xié)議
超高收益吸引投資者
從民大科技樓的情況看,華敏地產只有30年經營權,但該項目不僅效仿市場上的產權商鋪引入返租模式,還在不同階段推出了多個名目的投資模式,相同的是都以高收益吸引投資者,有投資者稱,前后共有400多位投資者入局。
綜合公開報道和投資人所提供的協(xié)議來看,民大科技樓最早于2011年推出物業(yè)有期限有償使用協(xié)議,附帶委托租賃,約定年限,每年按時發(fā)放收益;后于2015年又推出了黃金養(yǎng)老計劃,以10%為回報起點,每年增長1%,逐年累加,約定按時足額向投資人支付養(yǎng)老回報;到了2016年,華敏地產以新的規(guī)劃為由,將民大科技樓前期推售的商鋪統(tǒng)一回購。
在這幾年的推售期間,民大科技樓前前后后舉行過多次造勢活動,但項目在短暫試營業(yè)后便關門歇業(yè)。據該項目的投資人所述,返租合同約定的投資回報前兩年有發(fā)放,但從去年開始已經全面停發(fā),也有部分投資者從未收到過回報。投資回報停發(fā)后,個別投資者拿到了1000元的慰問金。目前投資者已舉行過多次維權。
民大科技樓的商鋪返租計劃和商鋪養(yǎng)老計劃所承諾的投資收益相當可觀,但和其他很多商鋪返租項目的不同點在于,投資者并不擁有商鋪的產權,實際上只是一個長期租約。能夠吸引投資者的關鍵還是超高的投資收益率。
民大科技樓地下商場入口
投資計劃面臨崩盤 一地雞毛變成鬧劇
據了解,民大科技樓商品返租計劃憑借超高收益,前后共吸引了400多位投資人,涉及的資金高達1.5億。眼下該項目投資人不僅期許的高收益無法兌現(xiàn),就連能否收回本金都未知。
云南房網實地調查看到,地下商業(yè)街前期試營業(yè)的商品基本關閉,現(xiàn)場垃圾成堆,一片狼藉。華敏地產一位陳姓負責人稱,華敏地產資金鏈已斷裂,針對民大科技樓停工以及招商所籌資金去向問題,云南民族大學作為項目的甲方已經成立了賬戶審計小組,介入項目開發(fā)過程的調查。
從投資人處云南房網也了解到,投資者中也有人想過各種辦法來維護自身利益,將持有經營權的商鋪再次出租,不過這樣的商鋪沒有水電,周邊環(huán)境雜亂,其生意可想而知;甚至還有投資人自己圈了塊地做臨時停車場。種種狀況都凸顯了投資者目前的困境。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lián)系刪除或協(xié)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
房網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