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藏是一次體驗之旅,更是一次心靈之旅,許多觸動,其實都是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的。在去西藏之前,許多旅游手冊都介紹拉薩的一家著名酒吧瑪吉阿米,那里被許多人評價為拉薩的必到之地,我們當然也不能免俗,于是到西藏的第一天就準備打車去,但讓人吃驚的是,國內(nèi)外“驢友”中名氣很大的瑪吉阿米,拉薩的出租車司機竟然不知道!
后來我們才體會到,拉薩的的士司機不知道這家酒吧說來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它就在八廓街上,是一幢不起眼的藏式小樓,樓下還是賣旅游品的攤檔,而八廓街一帶是不允許出租車進出的。更重要的是,瑪吉阿米顯然自持身份,接待的多是國外游客,以至于我們?nèi)サ臅r候,因為操持的不是英語,竟被侍者冷落!像我們這樣去慣茴香酒館、駱駝酒吧,喝慣芝華士兌綠茶、伏特加摻湯力水的昆明人,坐在瑪吉阿米逼仄的酒桌前,喝著論盎司賣的紅牌威士忌,和侍者困難地用夾雜著英文的普通話交流著,除了有些新鮮感,其實并不覺得愜意。不過,瑪吉阿米還是讓我感到一種隱然的風情,因為這個名字來自于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情詩。
出生于山南地區(qū)一個信仰寧瑪派佛教(紅教)的家庭,14歲被認定為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之后成為格魯派(黃教)的最高宗教領袖,25歲不知所蹤――這就是六世達賴倉央嘉措。黃教的教規(guī)遠比紅教嚴格,紅教并不禁止僧侶結婚,但黃教不然,已經(jīng)是情竇初開的少年了,倉央嘉措怎么忍受的了哲蚌寺和布達拉宮里清心寡欲的生活。在拉薩的*子里,他放浪形骸,任自己的感情滋長,留下了眾多情詩。
一個僧侶會寫情詩本已驚世駭俗,更讓人吃驚的是倉央嘉措的情詩寫得非常漂亮。我在八廓街的一家書店里看到一本倉央嘉措的情詩集,才看一眼就被深深吸引,其中有一首詩是這樣的:
壓根兒沒見最好,
也省得情思縈繞。
原來不熟也好,
就不會這么顛倒!
誰能想象這樣的詩句竟然出自一個僧侶,一個注定不能有婚姻的人?但如果不是一個永遠無法擁有愛情婚姻的人,又怎么能寫得出這樣的詩句?
西藏是宗教、神話的沃土,但同樣孕育著不朽的愛情故事。在中國,只有遠離儒家文化的地域和民族,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發(fā)達神話體系和宗教信仰。我在網(wǎng)上看過有人整理的漢民族神話系統(tǒng),其中羅列的神靈之多,很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但是,那些神靈不僅來源龐雜,尊卑歸屬難定,而且布滿世俗氣息,看上去完全是一個地上混雜王朝的縮影。我們很難看破紅塵,我們也很難有純粹的哲學世界,倒是在談情說愛方面,漢民族天賦異稟,留下過完全不亞于倉央嘉措的情詩,比如那句已經(jīng)被人念叨濫了的: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ㄎ赐辏m(xù))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nèi)與本站聯(lián)系刪除或協(xié)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wǎng)"的文章未經(jīng)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