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昆明市民赴“滇池之約”的時候。11月24日,2019年第十屆放魚滇池生態(tài)保護行動在昆明海埂公園啟動,市民和游客聯(lián)手向滇池投放20萬尾鰱、鳙魚吞食藍藻。
本次活動由昆明市政府主辦,昆明市滇池管理局、云南滇池保護治理基金會、春城晚報聯(lián)合承辦。
10年累計向滇池投放150萬尾魚苗
10年前,“保護滇池,從我做起”對于很多昆明來說,可能只是一句口號。究竟如何才能讓每一個昆明人都有機會“從我做起”參與滇池的保護治理?
2010年,在昆明市政府的指導下,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和春城晚報共同發(fā)起了“放魚滇池生態(tài)保護行動”,為市民搭建起了參與滇池保護治理的新平臺,讓“保護滇池,從我做起”從一句口號變成了實際行動。首屆活動中,近萬名市民和愛心企業(yè)在滇池邊投放了10萬尾魚苗。
自此以后,每年的深秋初冬時節(jié),“放魚滇池生態(tài)保護行動”從未失約。無論天氣是陰是晴,無論地點是在游人如織的海埂公園,還是遠離主城區(qū)的滇海古渡大碼頭,都擋不住市民參加活動的熱情。
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放魚滇池生態(tài)保護行動”已經(jīng)成長為全民參與保護治理滇池的重要平臺。數(shù)以萬計的市民和游客通過活動投放的魚苗數(shù)量累計達到150萬尾。
土著魚助力滇池恢復生物多樣性
活動主辦方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投放的魚苗種類除了鰱魚、鳙魚外,還有滇池金線鲃、云南光唇魚兩種滇池土著魚?蒲袡C構對投放的魚苗跟蹤研究后表明,鰱魚每長1公斤,要吃掉100-150公斤藍藻。
隨著每年的滇池開湖捕撈,有效削減了滇池的內源污染。而滇池金線鲃、云南光唇魚兩種土著魚的回歸,對于滇池生物多樣性的恢復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
“我們生活、學習在滇池湖濱,感受著滇池近年來的點滴變化,我們有義務有責任保護滇池水環(huán)境!碑斕斓膯觾x式上,云南大學滇池學院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的萬兆億同學說,希望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將保護母親湖的理念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為保護滇池發(fā)聲。
現(xiàn)場可打卡滇池西山+愛心捐款
今年“放魚滇池生態(tài)保護行動”已經(jīng)進入第10個年頭。在簡短的啟動儀式結束后,20萬尾鰱、鳙魚早已經(jīng)等候在滇池岸邊的鑫燦碼頭,市民們攜老扶幼,有序地從志愿者手中接過魚苗,投放入滇池。
現(xiàn)場除了放魚活動外,還設置了兩個打卡相框,其中一個相框以滇池、西山為背景,突出了放魚滇池活動的主題;另一個相框以海埂公園道路兩側的梧桐為背景,突出了深秋初冬時節(jié)市民對滇池“愛的呵護”。來參加放魚活動的市民和游客不僅可以免費投放魚苗,還能在現(xiàn)場留下有意義的瞬間。
此外,市民還可為滇池保護治理進行愛心捐款,這些善款將由云南滇池保護治理基金會接收,繼續(xù)投入到滇池保護治理的活動中去,F(xiàn)場還開通了兩個專項資金募集通道,其中一條通道的資金將定向用于滇池保護治理進社區(qū)的宣傳;另一條通道的資金將定向用于滇池生物多樣性調研項目的實施和開展。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lián)系刪除或協(xié)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wǎng)"的文章未經(jīng)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