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二批供地首輪成交406億 三分之二搖號中的房企新生態(tài)

觀點網(wǎng) 自首日193.76億元出讓8宗地后,上海第二批首輪供地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次日出讓的4宗地均觸頂成交,收金159.39億元;第三日出讓的3宗地同樣全部觸頂,成交總價52.32億元。

據(jù)此,本輪土拍共攬金約405.47億元,總成交面積84.16萬平方米,總建面187.34萬平方米。

成功出讓的15宗地里,除了僅有一名競買人參與的4宗地塊之外,剩余11宗地有10宗觸頂進入搖號,僅1宗地底價成交,平均溢價率7.82%。

此外,嘉定工業(yè)區(qū)嘉定新城主城區(qū)地塊未出現(xiàn)在7月10日上海土地市場官網(wǎng)發(fā)布的交易活動安排公告中,大概率是因為沒有房企報名,故地塊未能出讓。

從拿地企業(yè)來看的話,跟首批供地情況大致相同,也是以國央企為主,15宗地里拿下13宗地,占比超86%,民企僅拿了2宗,而且其中一宗還是底價成交。

從比拼技巧到比拼運氣

上海第二批次供地不再是一次性出讓,而是分兩輪進行,第一輪共3日進行出讓。

本輪拍地跟首批還有一個很不一樣的地方,便是出讓規(guī)則。

以往“一次書面報價”出讓方式除了考驗大家的資本實力,同時還存在著技巧比拼,房企人員需要臨場發(fā)揮,根據(jù)對方出價來調整,若發(fā)揮不好,那大概率會錯過某些地塊。

這一次的規(guī)則調整為達到最高限價后直接進入搖號階段,顯得更加簡單直接,除了考驗資金實力外,最重要的就是運氣了。

因此在土拍現(xiàn)場出現(xiàn)各種小道具,包括“紅衣服”、“橙子香蕉”、“掛福袋”等,這些只不過是一眾房企人員為了幸運眷顧所采取的小把戲罷了。

但小道具這種玄學上的辦法畢竟不可控,房企若想提高搖中地塊的概率,那么還有一種比較實際的辦法,就是多參拍幾宗地。

只要參與搖號的宗地數(shù)量多起來,拿地的概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在這樣的背景下,本輪拍地的熱度無形間得以居高不下。

一些條件不錯的地塊輕易吸引了眾多房企競搶,比如閔行區(qū)華漕鎮(zhèn)地塊、寶山區(qū)大場鎮(zhèn)地塊、嘉定區(qū)嘉定新城G09-2地塊均吸引了18家競買人參與搖號,而華潤、建發(fā)、招商蛇口、中海、華發(fā)等房企三宗地均有參與。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表示:“這次規(guī)則的改變對房企拿地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但是相對于對大型房企來說,對中小型房企的影響會更大!

對于大型房企來說,畢竟資金實力擺在那里,中小型房企大部分做不到那么地隨心所欲。因此,那些觸頂?shù)貕K大多是由有實力的房企搖中。

首日觸頂?shù)?宗地塊分別由華發(fā)、保利置業(yè)、招商蛇口瓜分;次日4宗觸頂?shù)貕K則分別由大家&錢江&維科、大華集團、中國鐵建地產、中建東孚分食;最后一日3宗觸頂?shù)貕K分別花落金茂、建發(fā)&聯(lián)發(fā)、大家&錢江&維科。

當房企為了提高搖中的概率而“廣撒網(wǎng)”時,單宗地塊的搖中概率因此直線下降。

比如招商蛇口,此次報名地塊有11宗,參與競價并搖號的地塊10宗,最終僅搖中1宗地,十分之一的拿地概率。

今年上海首批出讓19宗地時,象嶼地產以聯(lián)合體方式成功摘得2宗地,本輪也參拍了8宗地,最終一無所獲。

曾被“禁賽”的萬科、中海、華潤三家房企,自今年3月拿地解禁以來,萬科在首批供地摘得兩宗地塊,華潤隨之獲得一宗;除此之外,三家房企再沒拿過地,本輪拍地直接全軍覆沒。

浙系聯(lián)合體與本土民企大華

有人歡喜有人愁,要說運氣比較好,或許便是浙系聯(lián)合體大家&錢江&維科。

大家&維科聯(lián)合體此次僅報名參拍了6宗地塊,成功于第二日、第三日分別競得嘉定區(qū)嘉定新城G09-2地塊、浦東新區(qū)曹路基地12-01地塊,總成交價約24.79億元,成功實現(xiàn)土地擴儲面積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9.33萬平方米。

2022年以來,作為長三角核心城市的上海,土地市場越發(fā)熱鬧起來。除本土企業(yè)外,“新閩系”象嶼、建發(fā),浙系大家、錢江等紛紛加碼入局。

今年上海首批土拍中也出現(xiàn)了大家&錢江&維科聯(lián)合體的身影,參拍了浦東新區(qū)16號線周浦站地塊、嘉定區(qū)2宗地、奉賢區(qū)西渡街道地塊、浦區(qū)西虹橋龍聯(lián)路北側地塊。只是當時運氣并不像現(xiàn)在,最終顆粒無收。

2022年的上海土地市場,大家、錢江等浙系房企也沒有缺席。去年首批,大家&錢江12.23億拿下浦東新區(qū)惠南東城區(qū)地塊,溢價率8.66%。

大家房產作為杭州老牌房企,在2019年時重回杭州長生路,并提出了“歸零出發(fā)”,并做了一次品牌煥新。

從此之后,大家房產進入加速擴張階段,開始積極外拓。當年便新增了14宗地,首入臺州溫嶺、金華、麗水等地;2020年新增23宗;2021年也是拓新23宗地,并進入廣州、武漢等城市。

大家房產進入上海市場的時間可以回溯到1999年,彼時杭州市城建開發(fā)集團剛剛注冊推出“大家房產”品牌商標;同年成立了上海大家置業(yè)有限公司,第二年上海歌林春天項目就開工了。

2022年,該公司共獲取10個優(yōu)質項目,9個項目實現(xiàn)年內開盤,7個項目總去化率超過70%,多個項目實現(xiàn)銷售清盤。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房產正需要項目儲備。

盧文曦分析指出:“本輪觸頂?shù)牡貕K都不錯,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去化壓力,在新房市場也能夠有所保證,這樣一來就相當于提前鎖定利潤!

另外,本輪地塊的樓板價到聯(lián)動價之間有著較大的差距,在成本控制得當?shù)那闆r下,一個項目要實現(xiàn)10%的利潤是沒有太大問題的。而且快一點的話,在年底前就能兌現(xiàn)。

本輪土拍中值得一提還有滬籍老牌房企大華,以47.35億元拿下閔行區(qū)浦江鎮(zhèn)浦江拓展大型居住社區(qū)44-01、45-01地塊。

大華在上海的地位跟知識城在廣州類似,2014年時,大華就擁有上海寶山區(qū)的聯(lián)東村、場中村、康家村、顧村4個“城中村”改造項目,約4500畝土地。多年深耕上海舊改市場,開發(fā)了多個項目,包括寶山大華社區(qū)、浦東大華錦繡華城、大場老鎮(zhèn)改造社區(qū)等。

大華在上海土地市場活躍度同樣不低,2021年二批次以13.07億摘下寶山2宗地;2021三批次19.48億拿下閔行區(qū)華漕鎮(zhèn)地塊;2022年首批,以總價40.5競得嘉定安亭地塊。

對于央國企仍舊為拿地主力的情況,盧文曦表示:“國央企作為拿地主力的趨勢在短期之內應該是不會改變的!

他指出,很多民企本身還有債務問題,會受到很多資金壓力。而國企央企綜合實力比較強,融資成本也更低,壓倒性優(yōu)勢下成為拿地主力也是大勢所趨。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lián)系刪除或協(xié)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wǎng)"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