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臻煙o邊!”“五百里滇池”是詩人孫髯翁的夸張嗎?不是!折為現(xiàn)在的市制,其實還不止“五百里”。碧波蕩漾的古滇池一望無垠,曾經(jīng)有1000平方公里之大。在歷史的變遷里,滇池用那悠久的歲月,記錄下無數(shù)人文。
滇池,曾有1000平方公里
《昆明水利志》中所繪的“滇池變遷圖”,讓我們形象地看到了滇池在不同歷史時期步步縮小的幾個階段。上古時期的昆明壩子是橫無際涯的一片汪洋大海,那時古滇池幾乎淹沒了整個昆明壩子,水域面積約為1000平方公里,當時水面海拔約比現(xiàn)水面高出10米以上,湖岸線北起今松花壩,南至晉寧寶峰,東到呈貢王家營,西到馬街山腳。
唐代有史料記載,今昆明東面的螺山,遍地皆是螺蛤之殼。上世紀中期,在滇池周圍發(fā)現(xiàn)一些以螺殼大量堆積為特征的貝丘遺址,“一些螺殼堆積厚達9米,證明所在地距滇池不遠,而貝丘遺址現(xiàn)距滇池或二三十里!狈借F說,經(jīng)測定,滇池地區(qū)貝丘遺址距今約4260年。
《后漢書·西南夷傳》說:“滇池周圍土地平敞,多見鸚鵡、孔雀,有鹽池田漁之饒,金銀畜產(chǎn)之富,習尚豪奢,居官者皆富及累世。”
時髦的“朝泛昆池艇,夜歸官渡村”
唐代云南地方政權南詔在滇池旁建拓東城(昆明前身)后,在西山高峣和今官渡各修建了一個水路碼頭,前者稱西渡口,后者名東渡口 ,之后官紳、商賈、漁民、工匠在兩渡口之間往來頻繁,今官渡一帶逐漸形成繁榮的集市,“官渡”之名,也因過往官員常從這里下船登舟而得。
大理國時的鄯闡演習(昆明城防主將)高生世喜歡乘舟優(yōu)游“煙水杳靄”的滇池,游得高興就停舟官渡,飲酒賦詩,被稱為“停舟煙會”(見《創(chuàng)建官渡妙湛寺碑記》),文人雅士們也爭相仿效,“朝泛昆池艇,夜歸官渡村”,從時髦變?yōu)榱肆曀住?/p>
半城半水,河流遍布的水城昆明
幾百年前,一頃湖水,從它的身體里又流出一條條河,金汁河、銀棱河、玉帶河、寶象河、采蓮河、永暢河、西壩河……它們縱貫老昆明城。至明末清初,昆明城及附近基本形成“三江并流、兩帶縈繞、河網(wǎng)密布”的格局。
滇池附近的這些河流,就像昆明城的血脈,要么環(huán)繞在拓東城邊,要么形成了一泓泓湖水,點綴在昆明這座古城里。
“昆明城誕生之時,就是一座水城!笔∥奈锞謱<医M成員、昆明文史研究會副會長卜保怡說,《南詔德化碑》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言山河可以作屏藩,川陸可以養(yǎng)人民。十四年春,命長男鳳伽異于昆川置拓東城,居貳詔,佐鎮(zhèn)撫。”
此外,在城內(nèi),發(fā)源于翠湖的洗馬河經(jīng)過小西門流入篆塘,匯玉帶河水形成運糧河(大觀河)。近30條河流,其主要功能在于灌溉和泄洪,不僅滿足了人們生產(chǎn)生活的需要,也層層縈繞,縱橫交錯,把昆明打扮得靈秀美麗!澳憧,昆明稱之為水城,名副其實,毫不夸張!辈繁bf。
滇池步步縮小,盤龍江越變越長
盤龍江是怎么得名的?一因流程長,蜿蜒曲折似長龍,二因雨季水勢洶涌,壯若游龍。當昆明的母親湖——滇池步步縮小之際,昆明的母親河——盤龍江卻越變越長。
盤龍江是注入滇池的主要江河,它從古至今苦戀著滇池。古代從松華壩至滇池的入湖口,河的流程并不長,隨著滇池的縮小,湖岸線日漸移向西南,盤龍江怎肯與滇池拉開距離,于是它跑步緊跟,向西南延伸,河道越拉越長。
滄海桑田,滇池依然是昆明之魂
在滇池東岸石寨山發(fā)掘出的銅鼓上,有著滇池蕩舟的游樂圖:有人立于船頭吹蘆笙,有人翩翩起舞,有人且飲且歌。這是兩千年前滇王時代的情景。
如今,滇池周圍有大小數(shù)十個山峰,山環(huán)水抱,天光云影,構成一幅幅美麗的天然畫卷。環(huán)游滇池,既可追尋古滇王墓的蹤跡,探索古滇文化的源頭;或走進云南民族村去觀賞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或登上巍峨的西山之巔,眺望一碧萬頃。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滇池的存在是昆明市存在的前提,所以滇池是昆明人賴以為生的母親湖。而滇池的變化也與昆明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皆有著密切的關系。
萬科翡翠濱江營銷中心實景圖
注:文章信息來源《滇池文化—五百里滇池古今》、《昆明水城歷史:河流遍布 古橋橫跨 井巷穿城》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nèi)與本站聯(lián)系刪除或協(xié)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wǎng)"的文章未經(jīng)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