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客:無目的漫游者

在院子中小盹。

只是因為快樂

若非事先知道一些沈熹微的狀況,現(xiàn)實生活中,很難看出她是一個身患惡疾的人。當然,并不是說她有多健康強壯,而是那種不自覺地散發(fā)出來的生命力和大無畏的勇氣,讓和她一起的人輕易忘記一切。曾經(jīng)看過關于她的專訪,標題是《看得見風景的房間》,但在見過她本人以后,我發(fā)現(xiàn)她要的決不僅僅是在房間里看風景,她要去走,抓緊不多的時間和精力,不允許自己停下來。

沈熹微告訴我,僅僅2009年下半年,她就獨自去過西雙版納、騰沖、大理、麗江、香格里拉,重慶、北京、秦皇島、廣州等地,其中有好幾個地方都是故地重游了,說起來也只是無甚收獲的城市漫游,所以她覺得自己根本算不上是一個行者,出去走只是因為必須走,因為一停下來她就覺得生命在消耗,在浪費。

對于普通人來說這樣高密度的出行都是極大的體力考驗,可想而知,對于沈熹微來說那是怎樣的磨練。我見過她每天幾次吃大把藥物,也見過她在客棧院子里用不銹鋼小鍋熬中藥,每每都會產(chǎn)生“這是何苦呢”的疑惑,當我這樣問她的時候她的回答超級簡單:我喜歡啊,這樣才會覺得快樂。

旅行是一條神奇的通道,人們走在里面,有人為了暫時逃離生活,有人為了收集靈感,有人為了尋找,有人為了忘卻。包括我自己,也是試圖在偶爾的出行中發(fā)現(xiàn)某些生命的答案,可是唯獨她,這樣簡單地描述自己行走的目的,只是因為快樂。

如果……

從香格里拉回來以后我結束了行程開始回到朝九晚五的生活,網(wǎng)上時不時有沈熹微的消息傳來,她在深圳過了新年,后來又去了成都。成都是她曾經(jīng)生活多年并十分留戀的城市,我記得她怎么形容那里的天空:有一張郁郁寡歡的陰沉的臉,但是很難舍。

過了不久我看到她日志里說要去北京的消息,便在網(wǎng)上問她,去玩兒呀?她照例是隱身,很快打了個鬼臉過來,嗯啦,去協(xié)和玩兒。我猜想是她的病情又惡化了,雖然她輕描淡寫的語氣仿佛早已經(jīng)習慣血液里的那些細胞過山車般地上升下跌,但我心中那種久違的心疼又回來。我說你要保重,才能去更遠的地方。這一次她只是回復了個陽光的笑臉。

就在前幾天,一個不經(jīng)意的晚上我打開沈熹微的新浪博客,發(fā)現(xiàn)她剛剛發(fā)表了寫給家人和外婆的信,還有自己給自己設置的問答題。她說“如果我走了,不要覺得難過,因為我是去了更安靜的地方,那里沒有忍耐,沒有疼痛……”而在問答題里,她說最想去的地方,是希臘的愛琴海和玻利維亞的天空之鏡;而在另一個博客里,是她從沒有停下過的思考和自省。

我便又想起她當時坐在寺廟門口的樣子,恬淡,寧靜,像已經(jīng)在那里坐了許久許久。我曾經(jīng)像許多不知內情的網(wǎng)友和讀者那樣質疑過她的真實病況和堅強程度,并自以為是地問過她行走是否為了完成所謂的修行,但后來我發(fā)現(xiàn),她的確就是一個簡單的女孩兒,塵世間的無目的漫游者。

這是我遇見過的最傳奇也是最平凡的旅伴,沈熹微,今年25歲,一生所愛之事不過兩件,寫作和行走。她說她始終竭力在做著,雖然力量有限,但自覺十分幸運,所以是快樂的,感激的。(文/島嶼圖/沈熹微)

(云南房網(wǎng)為《云觀察》唯一授權發(fā)布網(wǎng)站,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載轉帖,否則后果自負。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lián)系刪除或協(xié)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wǎng)"的文章未經(jīng)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