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陳繼儒《小窗幽記》有云:佛書,佳客,山水游,人生三樂。在大理,三樂皆可輕易實現(xiàn)。蒼山十九峰是綠色的肺葉,寧靜洱海宛如溫暖的子宮。循著理學大儒李元陽,棄官狀元楊升庵,詩僧擔當以及虛云大和尚的足跡,一撥又一撥新移民定居或浮游于禪意大理,過著“佳思忽來,書可下酒;豪情一往,云可贈人”的神仙生活,或種瓜鋤豆,煮茶釀酒的家常小日子。
2008年9月,來自上海的自由藝術家沈見華、秋秋夫婦租了大理雙廊臨洱海的半畝地起造兩層樓加一小院,取名“白居”,白居二字由女兒鶯鶯手書,小院木頭門邊用石頭雕刻了一只蝸牛,蝸牛下方刻著SLOWFOOD,臨街的鐵皮標識牌寫著“免費為雙廊村民拍攝全家!薄鞘巧蛞娙A參加某次村民葬禮時,看到逝者照片模糊不清之后的一念善緣,為老人拍攝一張象樣的照片,這是他最初的想法。如今,他們一家三口已是地道又特別的雙廊“村民”,而這份緣起,卻是因為秋秋的病。
秋秋在上海一個美國公司工作了5年,高強度的營銷和推廣工作,把身體累垮了。和上海的醫(yī)院糾結了一個多月,體檢的各項指標卻是好的。體檢是一種辛苦的經(jīng)歷,“正!钡慕Y果也讓人失望。有次晚飯桌上,秋秋說起一家臺灣人,太太是歌者,先生是醫(yī)生。他們的兒子也是肚子痛,查不出病因。后來去農(nóng)村生活了兩年,就全好了?粗荒槻∪莸那锴铮瑹o限憐惜的沈見華當即就說:“那咱們就去云南的農(nóng)村!鄙蛞娙A是個行動力超強的人,隨即考察了麗江玉龍,文海,大理才村,最后他們把未來十五年的家安在了令秋秋一見傾心的雙廊。2009年中,白居建成。一年過去,秋秋的病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了,氣色、體重恢復到十年前剛結婚時。這得益于雙廊透徹充足的陽光與靈山秀水,融入當?shù)卮緲愦迕竦暮椭C生活,當一切慢了下來,快節(jié)奏生活方式所衍生的莫名都市病悄然好轉:
當秋秋扭傷了腳,左鄰右舍用拖車送秋秋去醫(yī)院,又請來中醫(yī)為秋秋治療;秋秋受傷后不能做飯,隔壁鄰居硬是把他們拉到家里做客。這些來自村民的關照讓秋秋徹底找到了生活的感覺,她學會去碼頭買最新鮮的魚兒到市場去挑選剛剛出土的胡蘿卜,用當?shù)氐柠溍孀鲆獯罄_。春節(jié)來臨,沈見華一家備齊糖果到各家拜年;七夕夜,沈見華一家邀請當?shù)卮迕竦郊依镒隹;中秋?jié)到來,沈見華一家將提前制作好的月餅劃著船送往各家。村民們都知道漂亮的白居里有好喝的咖啡和好吃的西式糕點,那是秋秋每日的功課,或為“創(chuàng)作”,她樂意與村民們分享美食和每天的好心情。如今白居成了村鎮(zhèn)兩級的各種會議場所,新一屆的鎮(zhèn)長班子在白居選舉誕生。沈見華像教大學生一樣教鄰居趙伯長孫定龍學攝影,幾月過去定龍作品已有人以每張1500元的價格收藏。閑時,他們跟隨村民進山里看梨花,趕集,參加各種白族節(jié)日。在重視傳統(tǒng)國學的父親指導下,鶯鶯每日堅持讀弟子規(guī)與論語,毛筆臨募書法,閑時牽著小狗兒找鎮(zhèn)里的小朋友們玩,泥土,鮮花,小動物……那不是她在上海的成長經(jīng)驗。
現(xiàn)在,秋秋和鶯鶯的家常生活點滴,已然成了沈見華最溫馨滿意的藝術品。寬敞明亮的白居,處處洋溢濃郁的生活氣息,也掛滿了沈見華創(chuàng)作于雙廊的藝術作品,它們吸引著全國各地飛來的買家高價收藏。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他不會感到孤獨。因為生活在大理的不僅僅有沈見華,還有韓湘寧、趙青、楊麗萍等等。最近,他們又在思忖著,到泰國清邁去取經(jīng),期待著雙廊有天也會成為自由藝術創(chuàng)作的一塊小基地。(文/藍調(diào)圖/淡如菊影)
(云南房網(wǎng)為《云觀察》唯一授權發(fā)布網(wǎng)站,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載轉帖,否則后果自負!)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nèi)與本站聯(lián)系刪除或協(xié)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wǎng)"的文章未經(jīng)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