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微博熱榜討論最多的,除了那些明星八卦外,就是城市文明這個話題了。一對中國內(nèi)地夫婦兩歲的女兒,在香港旅游時,因尿急,排隊人太多,媽媽讓孩子當街“方便”,被香港年輕人拍照,引發(fā)的沖突。針對城市文明這個話題,不少人紛紛站出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有人認為,兩歲的孩子情有可原,何況父母已經(jīng)做了措施,并沒有污染環(huán)境。也有人認為,文明觀念從小抓起,從小事做,否則放任后會逐步擴大。也有人對報道的媒體,和拍照的青年的行為表示反對。面對這樣的事件,不同地區(qū)有不同的做法,歐美不少國家,在面對老弱病殘孕等弱勢群體方面,處理方法,也算的上寬容了。
>>相關閱讀:
公共廁所
巴黎從“遍地開花”到嚴懲改變
曾經(jīng),不少去過巴黎的人,或多或少都能看到不少街頭的路燈下,或者是道路標志牌周圍,有不少法國人“方便”后留下的痕跡。忍無可忍的巴黎人,強烈呼吁政府采取措施。在這之后的日子里,巴黎的大街小巷里,出現(xiàn)了許多便民廁所,并且能夠免費停車。對于一些依舊我行我素的人,巴黎政府加大了罰款的力度。1998年,一位法國老兄向一位藝術家設計的現(xiàn)代風格的廁所隨意小便,被處以最高額的罰款,約合40萬元人民幣。除了配合高額的罰款外,一些相關部門也著力在一些廁所造型方面的研究,在外型,或者其他方面增加一些小設計,讓不少不文明行為,逐漸減少。
英國孕婦有特權
在英國,有關于公共場所文明方面,有諸多法規(guī),但是在這些法規(guī)外,卻包含了不少人性化的例外。除了一定年齡的孩子,可以隨時“方便”外,部分成年人也是有豁免權的。例如英國法律規(guī)定,孕婦有權在任何地方,借用廁所,或者在任何她本人希望的公共場所小便,同時,英國警察有義務,為在公共場所緊急如廁的孕婦提供“掩護”和保護。英國人覺得,孕婦和幼童的情況都屬于特殊的,孕婦如廁的需求,常常十分迫切,若要求孕婦憋尿,或者奔跑去附近廁所,是不人道的,也十分有害健康。因此,被大眾譽為最有禮貌的英國人,在不少城市文明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實施時,總有一些人性化的設計。
美國不但不道德也違法
在歐美不少國家,公共場所“方便”的行為,不但在道德層面上不允許,同事也是不少法律明確禁止的行為。
不過在美國,不少民眾雖然能夠接受孩子在公共場合隨意“方便”的行為,但是美國大部分的地方,相關的法律在針對這一特殊群體方面,沒有明確的界定,因此,關于幼童在公共場所“方便”的問題,成為了美國廣泛性的一個社會話題。
本站轉(zhuǎn)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nèi)與本站聯(lián)系刪除或協(xié)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wǎng)"的文章未經(jīng)本站授權,不得轉(zhuǎn)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