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15時,隨著最后一節(jié)拱肋吊裝完成,目前國內(nèi)在建最大跨徑和施工難度最大的拱橋——宜(四川宜賓)昭(云南昭通)高速公路白水江特大橋主拱圈在333米的高空成功合龍。凌空起飛虹,峽谷添奇觀。主拱圈的順利合龍,標志著白水江特大橋核心部分已經(jīng)施工完成,宜昭高速公路二期建設項目全線工程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
白水江特大橋是宜昭高速公路跨越白水江的重點控制性工程。由于地理、氣候、跨江、跨路等不利因素多重疊加,白水江特大橋施工難度居全國在建橋梁第二,全省第一。
白水江特大橋為鋼桁肋拱橋,位于彝良縣柳溪鄉(xiāng)境內(nèi)深V河谷地段,地勢險峻、巖石破碎,橫跨白水江,左跨接柳溪隧道,右跨接馬草坡隧道,除正橋以外,還有十三跨引橋。橋梁全長755.8米,主拱圈跨徑330米,橋面距離白水江江面333米,為目前國內(nèi)在建的最大跨徑和施工難度最大的拱橋,橋梁總用鋼量13000噸,其中主拱圈重達7599噸,為全焊接橋梁。由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
白水江特大橋施工分為拱座開挖、拱座混凝土澆筑、交界墩施工、纜索吊裝安裝、主拱圈吊裝、拱上立柱吊裝、橋面疊合梁吊裝、剩余引橋T梁架設和路面交安9個階段。主拱圈共21節(jié)段63片、引橋樁基設計56根、墩柱設計34根、高墩設計93.2米、蓋梁設計26個。
自宜昭高速二期建設項目開工以來,在工期緊、任務重、地質(zhì)環(huán)境復雜、氣候惡劣的困難條件下,全體建設者攻堅克難,不畏艱險,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目標,取得一個又一個施工節(jié)點的勝利。面對白水江特大橋開挖及支護難度巨大等施工中的重重困難險阻,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宜昭高速公路B1項目經(jīng)理部采取加裝擋渣墻、防護網(wǎng)、防護棚等設施保施工質(zhì)量、保施工進度、保施工安全,同時在白水江江面上搭建水上平臺,在空中架設纜吊系統(tǒng),解決大型構件運輸和吊裝難題。
“此情此景,在我們的腦海里,仿佛又看到筑路人的身影,他們翻過高山、越過叢林,有過一根繩子拉著一群人往上攀登的情形,也有過一群人靠著一塊石頭上集體吃盒飯的場景!焙淆垉x式上,宜昭高速公路B1項目經(jīng)理部常務副經(jīng)理張金紅感慨地說。他介紹,白水江特大橋自2019年初項目部跑步進場,至此施工已近三年時間。筑路人舍小家、為大家,堅守在烏蒙大山,奉獻在工作崗位上,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戰(zhàn)嚴寒、斗酷暑,孜孜不倦、任勞任怨,一直向光而行、勇往直前,為周道如砥、順利通車的到來拼搏奮斗。
川滇兩岸心,喜贊虹橋架南北;宜昭筑路人,誓將天塹變通途。記者站在白水江畔放眼望去,白水江特大橋紅色的拱圈上,鮮艷的黨旗迎風飄揚……昭通岸和宜賓岸相對而立幾十米高的兩根交界墩從山壁中段拱座上拔地而起、直指云霄,像白水江的守護者,也似歷史的見證人,它們是這座鋼拱橋唯一的兩根交界墩,巍然屹立于白水江兩岸,仿佛在向世人承諾著使命必達。
宜昭高速公路是連接云南、四川兩省重要高速公路之一,起于四川宜賓市、止于云南昭通市,第一期工程(即彝昭高速公路)已于去年建成通車。第二期項目(即彝良縣至宜賓市)主線全長42.96公里,全線設橋梁26座,隧道11座,設柳溪、細沙2處互通式立交,按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80公里,路基寬24.5米,預計2022年6月建成通車。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nèi)與本站聯(lián)系刪除或協(xié)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wǎng)"的文章未經(jīng)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