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進度條更新!大南高速福星隧道全幅貫通

12月6日,經過中鐵十二局建設者四年多的艱難掘進,大理至南澗高速公路最長隧道福星隧道全幅順利貫通,標志著大南高速公路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為全線按期通車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 

大理州交通運輸局局長楊發(fā)介紹,大(理)至南(澗)高速公路工程,是國家高速公路網G56線杭州至瑞麗高速公路中,大理至臨滄聯(lián)絡線的重要一段;是云南省“五縱五橫一邊兩環(huán)二十聯(lián)”高速公路網中,第四縱線隔界河至磨憨中的關鍵段落,也是滇西地區(qū)南北縱向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理州的重要經濟干線,對完善國家和云南省高速公路網布局,推動區(qū)域經濟發(fā)展、促進邊疆穩(wěn)定、加強民族團結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南高速公路主線全長85.429公里,下關支線全長6.295公里。中鐵十二局承建大南高速公路1標24.3公里的施工任務,主要工程任務有隧道4座、橋梁50座、涵洞31座、路基土石方647.8萬方。其中,福星隧道為雙向六車道分離式特長隧道,屬于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雙幅總長10837米,左幅全長5460米,右幅全長5377米,最大埋深約582米,是全線最長、斷面最大的大跨軟巖隧道。隧道下穿大臨鐵路2號斜井,先后穿過地表滑坡體、城市建筑垃圾山、215國道、村莊、大合江斷裂帶和沉降大變形等不良地質段落。隧道圍巖全部為粉砂質泥巖、泥巖、局部夾石英砂巖,受擠壓變形、破碎嚴重,遇水浸泡后極易軟化變形,穩(wěn)定性較差,易出現(xiàn)圍巖大變形、坍塌等地質危害,施工難度極大、安全風險極高。

中鐵十二局大南高速公路第一施工總承包項目經理部負責人劉志會介紹,全隧50%以上段落發(fā)生過軟巖大變形。在施工過程中,受地質構造應力、富水及地質條件影響,頻發(fā)初期支護噴射砼剝落掉塊、鋼拱架扭曲剪斷、初期支護長距離變形侵限換拱、仰拱及填充隆起、坍塌等情況,給施工造成了極大困難。

為了確保施工安全、質量和進度,實現(xiàn)預期貫通目標,中鐵十二局建設者采取了“以圍巖量測為依據,支護寧強勿弱、提前強支護到位、嚴防支護變形侵限”的施工思路,并經過專家論證和多次試驗,優(yōu)化采取了雙層拱架間隔或者連續(xù)支護的方案,雙層拱架間每隔兩米用工字鋼連接,采用增加大鎖腳、超前管棚、加強注漿、快速封閉等措施,最大程度提升施工效率。

由于周圍環(huán)境所限,該隧道只能從進出口兩個方向掘進施工,從而造成了獨頭掘進距離長。在施工至距隧道口2公里時,隧道內出現(xiàn)了高溫、缺氧、空氣條件差等情況。為了有效解決降低隧道高溫和空氣質量問題,施工人員先后采取了給洞內掌子面輸送冰塊、增加通風機數(shù)量、接力送風等措施,配合在洞內定期灑水,降低了掌子面溫度,改善了隧道內空氣質量,解決了氧氣稀薄問題,優(yōu)化了作業(yè)環(huán)境,有效保障了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為隧道如期順利貫通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

此外,隧道下穿大臨鐵路2號斜井,拱頂距離斜井底板只有29米,施工風險極大。為了確保施工安全,施工人員在穿越前后一百米的范圍內,改爆破施工為機械開挖,減少對地層的擾動,根據圍巖變形收斂情況,增加監(jiān)控量測頻率。同時,采用大管棚施工,對軟弱圍巖進行注漿加固,確保了安全順利穿越。

大南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乘車從大理到臨滄時間將大為縮短,加強了昆明、楚雄、大理、普洱、臨滄及其他州市間的便捷聯(lián)系,為滇中城市經濟圈建設注入了極大活力,極大完善了區(qū)域內的高速公路布局,對促進整個云南省路網結構和經濟社會發(fā)展都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lián)系刪除或協(xié)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