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媒體共同感受“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加強交流互鑒 促進共同發(fā)展

中越兩國記者參觀蒙自傳統(tǒng)老街。

越南記者試穿繡娘手工刺繡的 哈尼族服飾。

中越兩國記者在蒙自品嘗過橋米線。 蒙自市草壩鎮(zhèn)碧色寨

本報記者 李玲 文/圖

橋頭觀潮

11月4日至13日,中越兩國媒體聯(lián)合采訪團走進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深入我省有代表性的村寨進行采訪,向越南民眾介紹“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展示我省各族群眾團結奮進推動高質量發(fā)展、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的生動場景。10天的共同采訪,兩國記者來到彌勒市、蒙自市、元陽縣、河口瑤族自治縣、建水縣等地,體驗云南綠水青山輝映藍天的綠色生態(tài),了解邊陲小城從“百年商埠”向“開放之城”的轉型升級,領略云南的歷史文化之美,同時也加強了中越媒體的交流合作。

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采訪團前往元陽縣阿者科村的路上,薄霧朦朧,隱約能看到遠處山腰上的層層梯田,好像一片神秘的世外桃源。阿者科村是世界文化遺產紅河哈尼遺產區(qū)五個申遺村寨之一,村里用石料、磚塊砌成的傳統(tǒng)民居形似蘑菇,得名蘑菇房,在我國民居文化中獨樹一幟。

村民馬繼春是地道的哈尼小伙,采訪團親切地叫他“小馬哥”,他對村里的一切如數(shù)家珍:“以前,蘑菇房有三層,底層用來關馬圈牛,放置農具。二樓是居住的空間,做飯、休息、會客都在這里。由于三樓更加干燥,所以通常用于儲存糧食!

來自越南老街省的記者武玉梅對哈尼文化并不陌生,她說:“越南老街省伊子鄉(xiāng)也有類似的蘑菇房,但是在越南只有一層樓。現(xiàn)在,一些越南的旅游從業(yè)者也在當?shù)亻_民宿,吸引了許多游客前去感受生態(tài)旅游的魅力。”

“來到元陽后,我發(fā)現(xiàn)兩地在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上有相通之處,當我哼唱起越南民歌時,云南哈尼小伙阿春也能接得上!痹侥嫌浾邉⒌轮乙才d奮地和采訪團的中國記者們分享道,“伊子鄉(xiāng)是一片美麗的土地,也有美麗的梯田,也有哈尼族在那里生活!

除了梯田和民俗,在阿者科村實施的“阿者科計劃”更讓越南記者們印象深刻。小馬哥介紹:“‘阿者科計劃’通過村集體企業(yè)主導的模式,組織全體村民參與村莊整治并加入旅游接待,公司收入歸全村所有。積極保護蘑菇屋、參與梯田耕種、居住在村莊并參與環(huán)境衛(wèi)生保護的村民可享受分紅,保留本村戶籍的村民也可享受分紅。今年分紅了兩次,以后如果游客越來越多,村集體的收入也會越來越豐厚,分紅的頻次會更高!

途中,中越記者在一起熱烈交流,越南記者黃壽南分享了他的感受:“來到紅河州元陽縣,看到梯田的美麗風光和當?shù)卮逭拿利惥吧沂珠_心,了解了當?shù)卮逭慕洕l(fā)展模式,讓我覺得很有收獲!

阿者科村只是元陽根據各村寨自身優(yōu)勢,發(fā)展特色產業(yè),帶領當?shù)卮迕裨鍪盏囊粋縮影。元陽縣新街鎮(zhèn)大魚塘村是全國稻漁綜合種養(yǎng)示范基地,推廣的稻魚鴨綜合種養(yǎng)模式,通過魚、鴨采食和排泄,增加有機肥的同時抑制雜草生長,不僅有利于水稻生長,還有助于產出生態(tài)魚鴨,帶動農民增收。元陽縣攀枝花鄉(xiāng)猛弄村的繡娘們,用巧手繡制了本土民族特色和時代流行元素相融合的女裙、背包、頭帕等300種產品,以農村電商為平臺,挖掘顧客的私人定制需求,帶動了1100余人就業(yè)。

“來到元陽,實地看到這么多鮮活的案例,其中的借鑒意義已經不僅局限于梯田保護本身,更是對在地民族文化的保護,隨著人類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如何保護好傳統(tǒng)的東西,這是值得交流的!痹侥嫌浾哙囀先菡f。

觀中越貿易蓬勃發(fā)展

河口瑤族自治縣是一座與越南老街省隔河相望的邊陲小城,河口成立60年來,從“百年商埠”向“開放之城”轉型升級,成為云南的一顆“口岸明珠”。

11月10日,中國河口60周年縣慶暨2023年中國河口(中越)特色商品交流會在河口國際會展中心啟幕,吸引了來自越南、泰國、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爾、俄羅斯、喀麥隆、加納、印度9個國家參展。

參展商代表李云昆介紹:“參加本次特色商品交流會的越南參展商主要帶來了以紅木家具、沉香、茶葉、腰果、海鮮等為代表的越南特色商品。大家都知道越南的紅木、花梨木、楠木等木材質量上乘,因此不少企業(yè)選擇采購越南的木材,加工成帶有本國特色的木制家具!

參加交流會的印度企業(yè)阿米娜是一家木制家具商,現(xiàn)場展示的帶有貝母鑲嵌的桌椅十分精致。印度展商阿里說:“我們從越南進口紅木,在印度生產加工完帶到中國市場進行銷售。河口不僅是云南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也為各國企業(yè)提供了市場與合作機遇!

“這是越南的方便面,我們有不同口味供大家選擇哦,喜歡酸辣味的可以拍這款!痹谥袊獤|盟(河口)跨境電商物流產業(yè)園的展區(qū),參加“中越甄選”河口跨境電商直播大賽的中國主播正在直播介紹越南方便面。

展臺工作人員劉瑭說:“現(xiàn)在不少越南消費者很喜歡中國的產品,平日在中國—東盟(河口)跨境電商物流產業(yè)園的下設基地,也有越南主播在蝦皮、海外版抖音、來贊達等平臺上向越南消費者推介中國產的食品和美妝,越南主播更了解越南消費者的喜好和需求,溝通起來更順暢,所以在跨境電商這塊有自己的優(yōu)勢!

除了跨境電商,還有邊民互市。11月11日一早,南溪河中越大橋上越南邊民絡繹不絕,大家腳步匆匆,有來河口逛特色商品交流會的,有到河口進貨的,還有來云南旅游的。在南溪河中越大橋上越方一側,越南老街省的記者正在報道剛剛在越南老街市開幕的第23屆中越國際貿易交易會。來自越南老街省的武玉梅,站在南溪河中越大橋上中方一側,高興地揮手與自己的同事打招呼。

越南老街省記者劉德忠說:“我家距離南溪河越中大橋三四公里左右,此前,我也經常來越中大橋采訪,越中大橋不僅是邊民貿易的重要便捷通道,也為越中雙方文化交流、經貿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很高興有機會參加這樣有意義的活動,未來,希望能通過更多媒體活動交流經驗,讓越中媒體帶動兩國人民互相了解與分享,讓越中友誼更加深厚!碧岬綄Υ舜沃性铰(lián)合采訪的感受,越南萊州省廣播電視臺臺長阮氏玉河表示,紅河州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特色,有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之地,也有貿易服務發(fā)展快速之地,都值得一來。

賞民族文化五彩斑斕

文化是一個地方的靈魂。走進蒙自市碧色寨滇越鐵路歷史文化公園,百年米軌鐵路、車站黃墻紅瓦的浪漫寫意都仿佛在訴說那段時光易逝,但芳華依舊的故事。

云南碧色寨文化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奚小琳介紹,在景區(qū)內除了可以看到鐵路文化、紅色文化,還能了解馬幫文化。年初,隨著河口口岸恢復通關,到蒙自旅游的越南游客不斷增加。奚小琳說,今年以來,約有兩萬多名越南游客來到碧色寨,體驗異國他鄉(xiāng)的鐵路文化!坝捎谥性借F路布局的差異,許多越南游客對個碧石鐵路(個舊—碧色寨—臨安—石屏)非常感興趣,他們很意外,這條卡通的寸軌鐵路依舊保存至今!

滇越鐵路是中越兩國的友誼橋梁!安簧賮淼奖躺脑侥嫌慰,看到景區(qū)內身著越南奧黛的工作人員,會主動和我們分享有關奧黛的穿著小技巧和服裝上的時尚元素。游客在品嘗了蒙自過橋米線后,也會與我們分享隨身帶來的越南美食。這都讓我印象深刻!鞭尚×臻_心地說。

采訪團的越南記者們表示,來到碧色寨看到百年鐵路、法式建筑、景區(qū)內展示的奧黛都感到十分親切。武玉梅說:“越滇鐵路也途經我的家鄉(xiāng)越南老街省,如今,老街省的鐵路交通不斷發(fā)展,貨運班列開行班次頻繁。我也經常選擇乘火車去河內,道路兩旁的美景總是帶給我不同的出行享受!

來到享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美譽的建水,歷經千年時光依舊不變的是古宅深巷里的文墨和陶泥香。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水紫陶燒制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田靜的話來說,來到建水,可以感受到的是活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8年,田靜開始免費教授學徒學習建水紫陶傳統(tǒng)技藝,至今已教授1300多名學徒。她說,20年前制作紫陶的手藝人并不多,如今在建水,大大小小的紫陶工作室琳瑯滿目,這與文化的傳承緊密相連!拔覀兞私庖患禄蚴且环N技藝,無論從書本上習得也好,或是從他人的講述中得來也好,都不及親自去看、去經歷。文化也是如此,只有在交流中才能互鑒,人們才會知道‘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美在何處,共在哪里。”

越南記者鄧氏容聽完也忍不住分享起越南河內一座因陶器制品而聞名的特色村莊——缽場陶瓷村。她說:“在那里除了可以體驗村里的特色美食,親手制作陶藝作品,還能打卡缽場陶瓷博物館。游客可以學習陶器制作小知識,還能參與館內舉辦的傳統(tǒng)文化體驗活動!

“中越兩國山水相連,這種自然的親近為兩國的人文交流奠定了基礎。希望未來能到越南進行紫陶藝術方面的交流,也歡迎更多越南朋友來到建水感受建水紫陶的魅力! 田靜笑著說。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lián)系刪除或協(xié)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