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臘月,西雙版納州仍舊是繁花似錦、溫暖如春。在景洪市曼聽公園景區(qū)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館,前來參觀學習的游人絡繹不絕。
“中老鐵路中國段修建難度極大,我們各族工人在40℃以上的隧道環(huán)境里,靠著冰塊降溫堅持作業(yè),這樣的筑路精神彰顯了‘四個與共’(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館
展館內,館長玉罕兒通過一張張圖片和文字,用故事化講解的方式,回顧了西雙版納州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和新時代以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實踐,加上互動式的打卡簽名體驗、線上觀展功能等,吸引了游人駐足。
游客在西雙版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館參觀
西雙版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館自2022年3月正式開館以來,已接待758家單位前來參觀學習,線上線下參觀人數達到50萬人次。
在“四強”活動開展中,西雙版納州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項目化、清單化的方式,深入實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各族群眾互嵌式發(fā)展計劃、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三項計劃”,促進各民族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讓團結花越開越艷、石榴籽越抱越緊。
在實施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中,除了建設景區(qū)內的教育實踐基地,西雙版納還打造了民族文化、熱帶雨林、幸福邊境和茶文化4大主題10條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品旅游線路,讓景區(qū)成為展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果的窗口、導游成為民族團結進步宣講員,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
在促進青少年交流方面,西雙版納州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融進“三會兩制一課”、主題隊課、開學第一課等,常態(tài)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各族少年手拉手等活動,讓“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種子深深埋在青少年的心中。近年來,舉辦了“兩岸青年中老鐵路體驗營”、中老青年“青春在‘一帶一路’上飛揚”“身在邊疆 心向北京”研學等活動,促進各族青少年互學互幫互助。
在實施各族群眾互嵌式發(fā)展計劃中,西雙版納打造了20個互嵌式發(fā)展計劃試點社區(qū)(企業(yè)),建立了一批“石榴籽服務驛站”,與13省(區(qū)、市)23州(市)簽訂各族群眾互嵌式發(fā)展計劃跨區(qū)域協(xié)作框架協(xié)議,與上海市松江區(qū)等9地簽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跨區(qū)域聯動協(xié)作協(xié)議,形成了具有西雙版納特色的各族群眾互嵌式發(fā)展品牌。
曼聽公園石榴籽服務驛站
在互嵌式發(fā)展計劃試點社區(qū)告莊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景區(qū)的顯眼位置,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隨處可見。
告莊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一角
社區(qū)居委會副主任劉思璐介紹,告莊社區(qū)轄區(qū)內有告莊西雙景景點,聚集了5000多戶商家,流動人口多,常住居民中少數民族戶籍人口占比達到68.8%。社區(qū)組建了由司法、公安、城管、律師協(xié)會等組成的社區(qū)調解委員會,打造了“一站式”的便民服務窗口和“暖心驛站”,切實方便本地居民、暖心服務外來流動人口。同時,還通過舉辦“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家文化藝術節(jié)”“狂歡潑水節(jié)”“檸檬音樂節(jié)”等活動,講好中國故事,共享中國文化。
告莊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內的矛盾糾紛調處中心
“西雙版納各民族在一起,我們相親相愛在中國,望天樹不嫌小草小,小草不怕大樹遮……”一首《石榴籽籽心連心》在西雙版納州被廣泛傳唱。2023年,該州再次被國家民委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成為云南省唯一兩度獲此殊榮的州(市)。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xié)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