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東方人而言,山海從來都不只是自然景觀,更是靈性與浪漫的象征。
“孔夫子到了川上,就覺悟了他的棲棲一代,獵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覽了名山大川,然后才死心踏地,去發(fā)憤而著書。”
難以想象,沒有“山!钡臇|方,會是一種怎樣的貧瘠——再無“東臨碣石,以觀滄!钡膲阎境,也沒有《千里江山圖》的恢弘盛景。如果說“所有的藝術,都是自然的模仿”,中國人則將山海自然,推向極致。因為,對于東方人來說,“山”是一種信仰的場所,“!笔菬o邊浩渺的情懷。觀山海,就是觀人生萬象。
所以山海,成了東方世界中亙古不變的藝術主題。當東方人在繪制自然時,并不是一味寫實還原,而是為了表達創(chuàng)作者心中的境界——百尺畫卷,山海蒼蒼,這時兩個微小的人物,就在山澗林中草廬,席地而坐。以人類的渺小,映襯山川壯麗,是因為東方人敬畏自然,信仰自然,相信萬物皆有靈。東方人眼中的山海,更像是內心的明鏡,是有如“未來”那樣偉大而不可思議的緣分。
曾記得京都龍安寺的石庭枯山水前,盤腿而坐的歐洲游客,在靜謐的氛圍之中,面對石頭建構的山海蓬萊若有所思。而我在想,當下的東方文化對于全球的影響力已然成為趨勢——從喬布斯的禪意極簡設計,到國際豪宅設計的中式風尚。隨著文化自信的回歸,人們也在更多地思考,究竟什么樣的生活才是東方人心底的向往?
山海連接著天與地,又牽動人心,使人不禁為之情迷,仿佛流連于夢境,自在若神仙。可惜古代的東方人是不能長居于山海之中的,無論是生活的便利性,還是山林猛獸的侵擾。所以繪畫成為人們的寄托——廳堂里掛幅山海畫卷,讓密閉的空間有一個連接到自然的甬道。讓那些官場浮沉,紅塵煎熬中的士大夫與文人們知道,這個世界還有另一種選擇。雖不能藏于山海之中,卻能將山海藏于府內。所以,山海之于東方人,更像是心靈的必需品。
如今,我站在翠峰之上,眼前就是浩渺的滇池——這不就是千萬文人雅士心中向往的山海勝景嗎?在這里又將呈現(xiàn)何樣的精神仰止?坐山觀海,結廬人境的理想,會在滇池半山實現(xiàn)嗎?
心有山海,靜而無邊,或許東方人的心靈只有山?善。陽光城·滇池半山,獻給世界的山海東方。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lián)系刪除或協(xié)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