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天官渡區(qū)502.7畝的土拍大戲比起來,昨天的土地出讓并沒有吸引多少市場注意力,一方面,昨天拍賣的土地比較少,只有5宗58.4畝,其中占大頭的還是陽宗海的一宗31畝工業(yè)用地,剩下沒多少。另一方面,在主城范圍的4宗土地中,有兩宗屬于已建項目的零星整合用地,有兩宗屬于安置房建設用地,拍賣也就是走個形式,因為整合用地肯定是旁邊的項目來拿,而昆明的安置房用地這幾年都是各個區(qū)的國企來開發(fā)。
果然,實際土拍的結果正是如此,盤龍區(qū)栗樹頭城改項目的14畝安置房建設地塊,被盤龍區(qū)建投旗下的昆明安翎房地產公司競得,五華區(qū)豹子頭城改項目的10.2畝安置房建設用地,被五華區(qū)科技產業(yè)園開發(fā)公司旗下的西北新城城市運營服務公司拿下,而兩宗零星整合用地,自然是被地塊旁邊的中海匯德里的開發(fā)商昆明海潮房地產公司競得。
中海匯德里已經是現房狀態(tài),競得兩宗零星用地主要是為了完善手續(xù)
表面上看,昨日好歹有中海參加了競買,但中海所拿兩宗地總共也才3.1畝,而且屬于中海匯德里整合地塊,所以在昨天拿地的主角,其實也是盤龍區(qū)和五華區(qū)各自的國企。
這樣一來,在連續(xù)兩天的土地集中交易中,就出現了昆明土拍歷史上最為奇異的現象,盡管主城區(qū)土地出讓規(guī)模多達521畝,總共16宗,數量并不少,可是幾乎所有土地都被本地國企競得,而且是哪個區(qū)的土地就由哪個區(qū)的國企來拿,這真是各區(qū)自掃門前雪,誰的孩子誰抱走。
昨天的土拍結束后,昆明年終這波土地大促就只剩兩宗土地沒有產生交易結果了,其中一宗是經開區(qū)小麻苴村城改三期的住宅用地,有83.8畝,另一宗是盤龍區(qū)青龍街道的一宗教育用地,只有3.8畝。兩宗土地都采用掛牌交易方式,掛牌時間到12月27日才結束。青龍街道這宗教育用地其實是明通小學白沙校區(qū)的一部分,而且學校早已完成建設,被拍宗地已經被修建為體育場,掛牌只是走個形式而已。
經開區(qū)小麻苴村城改三期很可能將由新希望摘牌拿地
不管怎么說,土地能成交就好,誰拿地不是拿呢?本來在上個月這一批土地上架的時候云南房網就說過,土地能掛出來交易,應該基本都已確定意向買家,昆明市最低限也要保證土地不流拍流掛,所以過去兩天的土拍中只有陽宗海的工業(yè)用地流拍了,其余位于主城的16宗土地除了一宗因故中止交易,其他全部成交,只不過拿地的幾乎清一色是土地所在區(qū)的國企,還是有點出人意料的。
一個多月前云南房網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說過,判斷房地產市場是不是真正回暖,有一個指標是看民營房企是不是又開始積極拿地了,但如今云南房網覺得,將民營房企是否拿地作為一個判斷指標,還是有點脫離現實了,應該修正為真正的市場化房企,比如資金相對充裕的央企要是紛紛在昆明開始拿地,就是一個良好的信號。
其實央企好長時間在昆明土地交易中無所作為,倒也不是對昆明房地產市場完全沒有信心,有些公司還是很愿意繼續(xù)開發(fā)項目的,但問題是各大央企開發(fā)商如今用于土地投拓的預算資金比起當年都少多了,而且要在全國范圍內使用,那點錢在一線城市分一分,杭州、成都等熱點城市再花掉一部分,還輪不到昆明就沒錢了。
所以昆明本地的國企先把一些優(yōu)質地塊拿下來,再想辦法找知名房企合作開發(fā),也算是當下一種較為可行的思路和辦法,明年的昆明樓市還是有的看。
相關閱讀
昆明今賣地460畝攬金24億,買家都是自己人,山姆會員店有戲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xié)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