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精彩看日本
地下空間能夠緩解地面空間的人口活動壓力;地面空間的資源配置也可以和地下空間的資源配置形成有機的互補,因此,地下空間的開發(fā)利用是當前世界現(xiàn)代化城市建設的發(fā)展趨勢。云南財經大學不動產投融資中心主任周大研教授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表示,地下空間的運用在許多大城市如香港、日本都是比較流行的,有些地下空間的開發(fā)并不只是2-3層,在日本4、5層的地下空間也都是常見的。
例如位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市中心大通公園地下的名古屋“榮森地下街”,在1978年建成,至今都是日本人流與交通的集散地。20多條公交終點站設在地下一層,有效解決了公交和地鐵換乘的問題。從地面進入“榮森地下街”共有29個出入口,地下通道有8米寬,并且從地下任何一個點到出入口的最大距離不超過30米。地下街擁有的2個下沉廣場與地面公園周邊設施巧妙銜接,人流與車流總是有序進入到地下,不失為城市中心在發(fā)展過程中整合交通和人流的一種處理辦法。
此外,日本的地鐵從不塞車,盡管地下地鐵線路十分繁雜,但是他們總會用顏色來區(qū)分地鐵線,只要跟著“顏色”走,一定能找到所要搭乘地鐵的站臺。
因為國土面積有限,日本對地下空間的利用比其他國家要更強烈、更人性化。因此在進入東京、大阪、名古屋等城市后,人們會發(fā)現(xiàn)地下空間熱鬧繁榮的景象毫不遜色于地面。從日均流量達上千萬人次的地鐵網、商店繁多的地下街、用于通信和能源供應的設備及完善的消防設施等等在深層的地下里一應俱全,每天至少有40%的日本人在深達100米的地下活動6、7個小時。
(云南房網為《云南地產》唯一授權發(fā)布網站,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轉帖,否則后果自負。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lián)系刪除或協(xié)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